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葡萄牙籍学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当其时

澳门大学副教授利天佑(Francisco José Leandro)日前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坚,如今中国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指明方向。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坚

文章指出,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万隆会议在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十项原则。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其中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标志着这些原则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变对多国外交关系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对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摆脱殖民统治实现独立的主权国家。时至今日,各国仍然遵循这五项原则,谋求发展、团结、共处、合作共赢。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当其时

文章进一步分析称,在当代国际关系背景下,我们应当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时代内涵,让它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完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并为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

文章最后强调,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全球倡议,踊跃开展经贸、人文交流,这正是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力体现。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