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四郎探母》、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林冲》、无锡市锡剧院《涓生之路》、扬州市扬剧研究所《郑板桥》、南京市越剧团《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主办的2024年度“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如火如荼举行中。本次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1月。在此期间,各剧团将带着5部大戏、5台折子戏,共75场演出,走进全省60所高校,为学生带来精彩的戏曲表演和导赏讲解。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特别开展“戏曲进校园观后感征集活动”,学生可以围绕戏曲表演、艺术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书面表达。

5月29日,2024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昆剧经典名段折子戏专场走进南京工程学院,苏州昆剧院新老优秀演员汇聚,为师生们倾情演绎《孽海记·下山》《白兔记·养子》《玉簪记·琴挑》。同学们在观赏演出后有何心得体会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逃离束缚,追寻真爱
——束良与钱思好在《孽海记·下山》中的艺术之旅
《孽海记·下山》是一部以传统寺院为背景,探讨自由与爱情追求的戏剧佳作。在这部作品中,束良与钱思好两位演员的出色表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束良饰演的小和尚本无,是一个性格开朗、渴望自由的角色。他的表演充满了活力和幽默感,将本无对原本生活的不满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束良的表演既展现了本无的天真烂漫,又透露出他内心的坚定和勇敢,使得这个角色充满了魅力。
钱思好饰演的小尼姑色空,是一个温柔而坚韧的角色。她的表演细腻而富有层次感,将色空对原本生活的厌倦和对爱情的渴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钱思好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成功地传达了色空内心的矛盾和决断,使得这个角色既真实又引人入胜。
两位演员在舞台上的反应非常出色,他们之间的互动充满了趣味。在得知彼此都是逃下山来的同伴后,两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以及随后产生的爱慕之情,都被束良和钱思好以真挚而细腻的表演呈现得恰到好处。他们的表演不仅展现了角色之间的情感变化,也反映了人性中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
《孽海记·下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探讨了人性、自由与爱情的关系。束良与钱思好的表演,为这部戏剧注入了生命力,使其成为了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作品。他们的表演将这部戏剧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深刻地传达给了观众,这是一部让人在欢笑中思考,在感动中领悟的戏剧佳作。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宋笑宇

母爱如山,坚韧不拔
——翁育贤在《白兔记·养子》中的感人演绎
《白兔记·养子》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翁育贤的精湛演技,成为了一部令人难忘的戏剧作品。翁育贤通过她对李三娘角色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入,将一位古代女性在苦难中的坚韧和母爱的伟大,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她的表演不仅触动了观众的情感,也引发了人们对女性地位和母爱本质的深刻思考。
李三娘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角色,她不仅在丈夫被逼从军后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还要忍受来自哥嫂的无情折磨。在戏剧的高潮部分,翁育贤以极具感染力的表演,将李三娘在磨坊中生下咬脐郎并用牙咬断脐带的一幕,演绎得既真实又感人。这一幕不仅展现了李三娘作为母亲的坚强和伟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残酷压迫,是对翁育贤演技的巨大考验,而她以极高的专业素养和艺术造诣,成功地征服了观众的心。
《白兔记·养子》的舞台设计和服装道具都非常考究,再现了古代农村的生活环境。音乐和灯光的运用,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戏剧的氛围,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着李三娘的苦难和坚强。
总之,翁育贤在《白兔记·养子》中的演出,不仅展现了她作为国家一级演员的艺术水平,更将这部戏剧的情感深度和历史厚重感深刻地传达给了观众。她的精彩演出,无疑为这部戏剧增添了更多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使其成为了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佳作。
自动化学院
万冉

琴心相挑,情韵悠长
——唐晓成与朱璎媛共绘《玉簪记·琴挑》的凄美爱情
《玉簪记·琴挑》以其古典雅致的舞台魅力和深邃的情感纠葛,成为了中国古典戏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部作品中,男女演员的联袂出演,更是将这部戏剧的艺术魅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优秀青年演员唐晓成饰演的潘必正,是一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书生。他的角色塑造充满层次感,从初入道观的迷茫,到对陈妙常的深情,再到面对教规束缚时的无奈与挣扎,唐晓成都以精湛的演技,将潘必正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表演既有书生的文雅气质,又不失人物的真挚情感,让观者对这位书生的命运充满了同情。
国家一级演员朱璎媛饰演的陈妙常,是一位美丽而贞洁的青年道姑。她的角色同样复杂而立体,朱璎媛以其细腻的表演,成功地刻画出了陈妙常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面对潘必正的爱慕,她既有心动,又因教规而不得不拒绝。朱璎媛的表演中,琴曲成为了她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潘必正的深情与无奈。
舞台上,两位演员的每一次眼神交汇、每一次琴弦拨动,都是情感的传递和心灵的对话。他们用音乐和表演艺术,构建了一个既古典又现代的情感世界,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挣扎与抉择。
《玉簪记·琴挑》是一部集艺术性、观赏性和思考性于一体的戏剧佳作。唐晓成与朱璎媛的演出,不仅为这部戏剧增添了更多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更使其成为了一部能够跨越时代,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经典之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成坤
【投稿方式】
我们期待每一位参与“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的学生,在观看戏曲后都能积极投稿,分享你们的感受和思考。你可以将观后感发送给自己所在院系辅导员,由校方统一收集后发送给记者。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推动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宗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