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记者从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获悉,该中心的“以数字化助力技术与知识产权跨境便利化”案例入选全国技术贸易创新实践案例,这是全国唯一知识产权交易服务领域入选案例。
商务部此次共公布了36个案例,其中江苏省有6个入选。这些案例主要涵盖技术进口、技术出口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大类,重点聚焦绿色低碳、减贫减灾、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展示了技术贸易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重要作用。
据介绍,“以数字化助力技术与知识产权跨境便利化”案例通过整合业务服务流程,集成合同登记、税务备案和银行国际结算线上服务功能,实现跨单位、跨部门之间合作,做到技术跨境交易“一地、一窗、一次”办理,服务效率从过去的3-5个工作日缩短到现在的5分钟,大幅提升了技术贸易便利度。
不久前江苏某企业因临近贸易外汇最后期限,急需在3天内完成合同变更和外汇支付手续。在数字化平台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企业通过平台向银行提交了电子单证。银行服务系统收到信息后,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对电子单证进行了核查并确认无误,当天即完成了费用支付。企业从提交合同变更申请到完成外汇支付,仅用2小时。
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平台助理徐涛介绍,中心实行展示交易、知识产权运营、金融服务“三位一体”以及“多方协同”的创新运营模式,为广大会员在知识产权购买、转让、许可、入股、质押以及产业并购和知识产权运营系统建设提供专业服务,实现知识产权与企业经济活动相互衔接。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陈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