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老胡论见|孩子手工作业太“费妈”, 谁来为家长减减负

大家好,这里是《老胡论见》,我是评论员老胡。

咱们先来看几张图——

这些都是网上晒出来的幼儿园小朋友的手工作品。不过,能把手工做到这么精美,显然不是几岁的孩子所能独立完成的。估计,十有八九都是由爸爸妈妈代劳的。难怪有人吐槽说,手工作业好是好,就是有点“费妈”!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快乐学习等理念影响下,名目繁多的创意手工悄然间多了起来。中秋节做灯笼、端午节包粽子、春节剪窗花,或以环保材料、彩纸、树叶等为材料制作工艺品等等,虽说每一项都意义重大,但真正实施起来都很费工夫。当然了,如果说制作过程中孩子能够共同参与、有所收获倒也罢了,但多数时候都是家长越俎代庖、一手包办。而且,为了能够在评比中获胜,或者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还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甚至借用一些外力,努力做出令人惊艳的作品。上网店一搜,有各种代做手工作业的服务,这样的手工作业究竟意义何在?

毋庸讳言,手工制作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噩梦”,更是看不见硝烟的“内卷战场”。最近,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在答复人大代表《关于减轻低年龄段家庭教育压力的意见建议》时就表示,会对各幼儿园强调,让亲子作业的量更合理化,要求和目的更清晰化。这则看似平常的回复,竟然无意中戳到了无数家长的痛处,从而引发广泛共鸣,甚至冲上了热搜。

老胡觉得,孩子的成长自有其规律,不同阶段的孩子能力也各有特点。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根据孩子的特点,适当布置一点课外手工作业,对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动手能力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如果布置的作业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其实就等于变相为难家长了。而让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绞尽脑汁做手工,这明显徒劳无益,实则也是一种教育上的形式主义。

好,今天就说这么多,感谢大家的关注,咱们下期再见!

出镜丨AI胡波

统筹丨唐澄 杨丽

拍摄|赵宇

剪辑陶蓉

责编:韩宗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