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瞭望评|城市赢得青年,“小福利”也能打动人心

2024年高考已落下帷幕,很多考生想必正计划着奔赴一场毕业旅行。最近,在江苏的各个景点场馆、大街小巷,就多了这样一群特殊的游客——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准大学生们。

刚从紧张节奏中走出来,到处旅旅游,散散心,释放压力,合理且刚需。但能够吸引这群学子的,恐怕不仅仅是江苏的人文美景,还有抵挡不住的江苏热情。稍加留心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近日,省内13个设区市几乎齐齐出动,推出“2024年全国高考生景区免费游”等一系列活动,各地精挑细选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景点,对全国应届中、高考生免票开放,部分地区还十分大方地捧出全市所有收费等级旅游景区,一律向考生免费,优惠活动几乎贯穿整个暑假。

景区对考生敞开大门倒也并非稀奇事,几乎年年都有。表面看,这些都是城市为学子们创造的“小福利”,细细想来,这背后,其实蕴藏着城市揽才求才的小小“野心”或者说是拳拳之心。笔者注意到近日一篇报道中的一个细节,景区向考生免费开放的政策推出后,一名记者近日前往某景点采访大家的感受,却在采访中频频被受访学生及家长们反问:“你们城市哪些产业最好?哪些专业在这里吃香?”这一波反向采访,恐怕让记者本人也大感“意外”吧。

如此看来,在欣赏美好风光之时,这些或是初次到来,或是多次慕名而来的年轻学子们,其实也十分关心关注眼前这座城市的发展机遇。一个个景点,没准还真能成为他们与城市深度结缘的一次“触点”。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就是网络上流行的那句“双向奔赴”吗?

笔者由此想到,眼下不仅是毕业季,也是求职旺季。大量的学子正收拾起行囊,迈向人生的下一站,择一城而奋斗。如何在众多竞相递出橄榄枝的城市中,让这些“Z世代”的青年人愿意用脚投票江苏?或许,我们可以思维再超前一点、目光再长远一些、诚意再足一点、理念再更新一点。看一圈各地,笔者也确实关注到不少好的做法。比如,苏州等地就敏锐嗅到机遇,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举办到各个板块的研学活动、发放免费景区门票等,千方百计创造机会吸引大家来打卡,对一些求职意向明确的毕业生,还承包往返车票和提供短期免费住宿等。再比如,一些地方将汉服秀、乐队表演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与求职招聘服务相结合,让青年人才眼前一亮。再落到更实际一点的,常州对青年人才提供生活居住双资助,其中生活资助非申即享等。举措很多,心意皆足,就不一一举例了。

“青年就是城市的希望,赢得青年,很大程度上就赢得了未来。”这些年,江苏多个城市都在瞄准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努力拿出各种资源向创新创业的青年汇聚。而从当下火热的毕业游中,我们或许可以获得一些启发:如果多一些暖心之举和别出心裁的巧思,就能够在这些朝气蓬勃的学子心中种下一份青睐、留下一个期待,何乐而不为呢?我们的城市或许可以把工作做得再精细一些,比如为学子出一份旅游攻略,大到江苏及各地的产业发展、人才政策、择校指南,小到美食推荐、风土人情等。再比如,当前主要是文旅部门策划学子暑期游等活动,而除了门票减免,是否还可以形式再丰富一些,活动含金量再足一些?

有句诗很美: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面对这些桥上看风景的“青春合伙人”,聪明的城市一定要“看好”并且“盯牢”。

(林元沁)

责编:徐睿翔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