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交汇点评|“救人受罚”背后反映的是管理的生硬

616日,南方医科大学教师因救人导致上课迟到受处分引发热议。

校方公布的通报中指出:根据规定,造成授课时间延误在15分钟至30分钟的,认定为严重教学事故。俞莉老师当日迟到时长为29分钟,但是为了抢救病人并非故意为之,且俞莉老师在问题处理完后及时到达教室,将授课内容妥善安排,顺利完成了授课任务,未造成不良影响。经研究决定,对俞莉老师做出以下处理认定此事件为教学差错,扣发俞莉老师5月奖金2000元,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取消俞莉老师本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不少网友表示教师迟到原因是治病救人,校方不应进行处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可否认,校方按照既定的规则对此事件进行处理本无可厚非,之所以引起公众热议,在于校方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过于生硬、机械,缺少了基于现实考量的人文关怀。教师迟到原因在于履行其医生天职,而非个人事务所致。身兼医生和教师两种身份,在遇到两者时间冲突时,肯定要有所取舍,从“人命关天”的角度来说,当事老师无疑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患者至上”是写入《中国医师宣言》的誓词,每一位中国医生和医学生深记于心。“患者至上”更是医生的天职,在医生面临救死扶伤和其他的事情上二选一时,选择前者不仅没有错,更应该值得我们尊敬。

课程可以后补,但人死不能复生。俞莉老师作出的救人选择,在看似人还未到的课堂里,却给未来的医生们上了一课,这迟到的课程甚至比课程本身更重要,它告诉学生们什么才是医生最应坚守的第一要务。其因选择救人造成的“旷课”结果也肯定能被学生所理解和包容,并很容易找到补救的方法。

每年的819日是中国医师节,去年的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医科大学的老师多身兼医生与教师两种职业身份,其言传身教展现的是医者担当,不仅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患者至上、人民至上,也让公众倍感温暖与安心。关爱医生,理应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

从另一方面来说,该事件也暴露了校方现有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网友们的集体呼吁,相信会让校方自省并及时纠偏,充分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对现有制度作适当调整,以防止再出现教师“救人还受罚”的情况出现。

(范杰逊)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