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聚焦交通运输“三个融合” 绘就城乡一体化发展新画卷

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大力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发展,推动构建“全域城乡一体,便捷高效惠民”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服务体系,着力推动城乡区域、运输方式、产业节点“三个融合”,先后完成省级城乡公交、物流一体化达标建设,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连续5年保持AAAAA级。

城乡区域融合,交通体系内畅外联。南京六合全域农村公路里程已达1969.7公里,实现城区与街镇通二级公路、街镇与街镇通三级公路、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422省道改扩建进一步畅联江北新区直管区,501省道改扩建直通南京港西坝港区12.5米长江航道,328国道改扩建快速化直达扬州助力“宁镇扬”一体化。运输服务方面,“农公班线”早已成为历史,行政村、3A级以上景区和毗邻县区间公交服务全覆盖,全域75%的公交线路服务农村地区,公交服务城乡一个标准,手机支付、实时公交信息服务等城乡零差距。农村居民也可以和城市居民一样出了家门上公交,去隔壁县毗邻公交都能到,进城下村往来周边更加便捷实惠。无论选择自驾还是选择公交出行,农村居民出行环境都得到了有力改善,城乡之间往来的速度越来越快,城乡之间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运输方式融合,高效集约资源配置。一是推动“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以穿城而过的轨道交通S8号线为主干,高效配置公共交通线网,不断提升轨道—公交—公共自行车一体化衔接“无缝换乘”水平,每个轨道交通站点同步配套公共自行车站点、平均接驳公交线路4条,全域任意公交站点至多换乘1次即可到达轨道交通站点,全域公共交通网络年服务居民出行4000余万人次。二是推动交邮融合,集约利用农村地区交通场站和运力资源,升级改造八百、竹镇、程桥等乡镇客运站引入邮政快递物流企业,打造集快递物流、电商运营、便民服务等多功能综合服务站。依托城乡公交线路开展公交车辆代运邮件快件业务,现已利用446路、444路、458路和G61路等线路开通4条“定时+定点+定线”邮件快件代运班线,为沿线村民提供快捷便利的小件快运和到发寄存服务。三是推行“邮快合作”新模式,实现申通、中通、圆通和韵达等快递公司进村快件由邮政公司代为配送,持续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2024年1—4月邮快合作件数25328件,同比增长55%,努力实现农村物流末端配送降本增效。

产业节点融合,持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交通运输+农业”,围绕大圣水芹、新集西瓜、竹镇果园、平山茶园、龙袍蟹黄汤包等特色农业,积极满足农产品集运和小件代运等需求,大中型物流车辆通达田间地头,助力农民增收。高标准推动“交通运输+旅游”,开发春天的海棠大道、夏天的水杉大道、深秋的环大泉湖路、冬季的金牛湖环线等一批“网红打卡路”。围绕平山森林公园、金牛湖野生动物王国等旅游景点、大泉湖人家等乡村休闲旅游区,开通了一批旅游观光公交线路和往返南京主城的“美丽六合旅游直通车”,2024年“五一”期间,六合全域累计接待游客约110万人次,其中近1/3通过公共交通抵达,较上年增长约18%。聚焦以路为名的“501科创产业带”等产业园区,高质量推动产业带路网规划,积极对接交通运输服务需求,做好交通运输服务保障,着力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