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年轻干部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年轻干部要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节俭朴素、谦逊低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尚俭戒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涵养俭朴之风,化风成俗,在新时代引领新风尚展现新担当。
年轻干部应保持“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忧患意识,带头尚俭戒奢。尚俭戒奢是党的优良作风,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国考察,看到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补丁的俭朴之风,与国民党在抗战艰难时刻还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形成鲜明对比,直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前夕,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但我们仍要清醒认识到,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年轻干部要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尚俭戒奢,大兴俭朴之风,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年轻干部应涵养“足国之道,节用裕民”的百姓情怀,带头厉行节约。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各级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为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要开源节流,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要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领域。对于办公用房维修改造、公务用车购置运维、公务接待等机关运转事项,要学会做“减法”,带头贯彻落实过紧日子和厉行节约各项政策要求,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把更多真金白银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年轻干部要严格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杜绝讲排场、比阔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防止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不搞装样子、花架子的活动,不盲目上项目、铺摊子,多做为民造福的实事好事。
年轻干部应引领“绿色低碳,美丽中国”的社会风尚,带头倡导绿色生活。我们从小就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经典诗词,深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当我们这一辈年轻人已经不用再为吃穿犯愁时,我们更要追求简约适度、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切实举措,广大年轻干部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绿色出行、节水节电、“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活动中,让勤俭节约成为习惯,让绿色生活蔚然成风。
年轻干部应牢记“俭者不贪,侈者不节”的警世格言,带头廉洁自律。党章明确规定,党员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义务,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三条规定:“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上率下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新增了对生活奢靡、铺张浪费、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的处分规定。年轻干部要牢记勤俭节约是每名党员应当履行的义务,是廉洁自律的基本规范,是必须遵守的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秦始皇兴建阿房宫金碧辉煌,最终付之一炬;隋炀帝穷奢极欲,致使亡国。无数历史经验教训反复证明,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警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尚俭戒奢不仅体现个人修养,更折射出人心向背,是治国安邦之道。年轻干部肩负时代重任,要牢记初心使命,大力弘扬俭朴之风,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
(执笔人:柯亮亮 省委党校第7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三班学员,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务用车管理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