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生态环境 > 正文
城市“小”湿地 释放“大”能量

微风徐徐、青草如茵,流苏树、秤锤树、鹅掌楸、黄菖蒲等兀自摇曳着身姿;水流淙淙、碧波荡漾,黑水鸡旁若无人地渡过河去,一群群小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上月20日,南京首个城市小微湿地——爱情湾生态公园正式对外开放,精心构造的生态环境,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憩纳凉的好去处,也留住了珠颈斑鸠、黑水鸡等不少野生动物的脚步。

从空中俯瞰爱情湾生态公园。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城市小微湿地怎么建?它具有怎样的功能?记者前往爱情湾生态公园寻找答案。

科学治污,“养”出好水

什么是小微湿地?顾名思义,就是“小”“微”。在我国,一般把面积小于8公顷的河流湖泊、长度小于5公里、宽度小于10米的河流浅滩等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湿地称作小微湿地。“城市小微湿地的意义至关重要,最主要的功能是截留城市生活中的一些污染物。”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所副所长周艳文介绍。

湿地有水才有魂。爱情湾生态公园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其中水域和湿地就占了近1万平方米。漫步公园内,许多细节之处彰显着科学治水、精准治污的巧思:开挖湿地产生的土方堆在北侧形成高地,形成了由南向北“水面—河岸—缓坡—高地”的丰富地形。岸上的景观池实则是一个净水装置,可以实现晴天河道水质过滤,以及初期雨水净化收集。在雨季,小微湿地还能承担起调蓄雨水,补充城市地下水的功能。

在公园一隅,水面上漂浮着十多个土黄色的方布袋子,乍一看,与清澈的河水显得格格不入。“可别小看了它们,这是我院研发的一项国内领先的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净化河道水体。”周艳文告诉记者,爱情湾生态公园的水来自秦淮新河,悬浮物、氮磷含量比较高,“基于生物完整性提升的底栖生境原位修复技术与应用”这项专利,通过添加环境功能材料,在日光照射下产生活性氧物质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通过光电絮凝效应促进胶体团聚,加速沉降,提高水体透明度。

据测算,目前运用该专利技术的试验段与上游相比,透明度增加8.1%,悬浮物减少15.7%,底泥中总氮减少21.4%,浮游植物密度降低31.5%,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提升10.5%。

修复生态,引来“稀客”

除了降解污染、涵养水源、改善城市气候、打造景观效应,城市中的小微湿地还拥有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功能。

“小微湿地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城市里生活的小动物们提供一个庇护场所。近自然水系的营造,也是方便它们在这儿更安心地觅食、歇脚。”建邺区水务局水建科科长厉佳卉介绍,除了引来水系,周围还补栽了浆果类、坚果类、蜜源类植物,为小动物们提供“口粮”保障,目前整个公园拥有陆生植物55种。

从空中俯瞰,栈桥环绕整座爱情湾生态公园,但观景台前30米处却有个小岛四面环水,无法步行前往。“鸟类距离人类25米以上才会觉得安全,为此,公园特地在无人岛周边25米范围内设置了核心保护区,通过水域将无人岛与周边环境分隔,同时还在无人岛周边建设较高的岸坡,形成隔声和避光屏障,以免侵扰动物。”厉佳卉解释道。

为了提高生物多样性,真正在城市内为野生动物打造一个“生态家园”,公园还明确在保护区内不设灯光照明系统,公园的园路等设施距离无人岛不得小于30米。此外,公园内水岸植满绿草,局部加厚软土层并布设卵石,为动物提供迁徙途中的“驿站”和“踏脚石”,提高其在迁移过程中的成活率。

据了解,爱情湾生态公园开放后,已陆续有不少野生动物前来“报到”。目前,这座小微湿地中共架设了2台摄像机,对水线附近的鸟类活动进行观测。6月3日,两个机位的摄像机共捕捉到在河岸边活动的白鹭、池鹭、斑嘴鸭、珠颈斑鸠、白头鹎、黑水鸡等各类林鸟、涉禽和水鸟20余只。

融入日常,和谐共生

6月16日傍晚,家住建邺区升龙天汇小区的吴女士带着5岁女儿到爱情湾生态公园遛弯时,惊喜地看到一只“野鸭”在水中悠闲“踱步”,带起一条长长的水波,惹得孩子咯咯直笑。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就是黑水鸡,它们上岸像鸡,下水似鸭,而且还因为羽毛灰黑,额甲鲜红,常常被误认为是黑天鹅。有了这样一个家门口的‘生动课堂’,孩子学得更起劲了。”吴女士笑着说,现在来到爱情湾生态公园,白天可看野鸭戏水,晚上能听青蛙合唱,给周围居民带来了大自然的野趣。“家门口好多年没听见过青蛙叫了,感觉特别亲切。”

与自然保护区等大型湿地不同,小微湿地往往与人们距离更近,难以切分,保护修复绕不开人的生产生活。“爱情湾生态公园在建设之初不仅考虑到生态功能,还着力满足居民的日常休闲游憩需求。”建邺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设计景观时,公园保留了原场地内的水杉,主要使用南京椴、流苏树等乡土适生、适地植物种类,这样更接近原有自然群落,后期人工管理维护成本更低。此外,观景台、展览馆等公共设施也与湿地弹性融合,公园北侧草坪的恢复则为市民提供了露营休闲场地。“最近天气热,每天早晚都有老人带着孩子到公园玩,逗鸟观鱼,人与自然其乐融融。”

幸福河湖及城市小微湿地建设示范项目展览馆。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爱情湾小微湿地建设是我市城市生态修复的一次尝试。记者了解到,在南京,还有不少池塘沟渠具备小微湿地的建设条件,今后我市将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逐步推进城市小微湿地建设,有机衔接园区与周边水系生态系统,将湿地小生态串联进城市大环境,真正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为野生动植物营造更好的栖息环境。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