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陵石化完成35号路管廊三维数字化试点建设,经审查验收,确认达到全面推广管廊数字化项目建设标准,为管廊智能、安全、高效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金陵石化管廊数字化项目运用数字孪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视觉分析等技术,对公司70千米管廊和1900多千米厂内外系统管线进行数字化重建,构建“分布走向清晰、管线及附属物构造清晰、空间结构清晰”的三维管线模型,理清生产“经络”,提升管线安全高效运行水平。
该公司35号路管廊三维数字化试点建设是将多层、密集的管廊空间,以三维建模技术构建管廊三维全景境环境,实现3D可视化,加强对管廊、管线及附属设施管理。相对传统人工建模和测量方法,本次采用三维激光扫描和点云建模技术,通过采集35号路区间管廊现场实景,以毫米级的精度获取管廊各类构件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等信息,实现对管廊、管线等设施全方位、无死角捕捉。并结合全景照片、现场断面、设计资料等信息,及时修正和完善数据,确保建模准确。
本次试点建设涉及管线141条共140千米,按1:1的比例建模,集成了地形图、卫星影像、属性信息等空间数据以及系统管理数据,构建了三维数字化统一应用平台,为全面推广管廊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 陈平轩 徐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