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缘酒业“党费建厂”80周年系列报道一
平原腹地、黄海之滨,南北交界、东西交融,淮河、大运河、古黄河与洪泽湖、白马湖在这里交汇,江苏淮安涟水高沟镇,水至清至纯,一派田园水乡风情,自古是酿酒的好地方。
高沟酿酒,源于两汉,盛于明清。1965年,在高沟出土的汉代立鸟镶嵌几何纹铜壶,证明高沟地区早在汉代已有浓厚酒习俗,并已初步具备规模酿酒生产能力。
《高沟镇志》记载,汉高祖刘邦曾饮高沟酒,留下“佳酿兮解忧,壮志兮填胸”的佳句。到了唐宋,高沟酒酿造达到一定规模,有了很高的美誉度。高适过涟水时曾写下“亭上酒初熟,厨中鱼每鲜”的诗句,南宋诗人陆游则写下“天赐名手,地赐名泉;高沟名酒,名不虚传”的佳句。
明清时期高沟酿酒业更加繁荣,曾有七省商人云集高沟建立会馆,其中多与酒业经营有关。当时高沟镇有酿酒槽坊数十家,芳香浓郁的高沟酒沿淮河流向南京、扬州、开封、杭州、九江等地。“近销淮北行千里,远及湖广畅九江”“香赞浓郁满七袖,味占东南第一家”都反映了高沟酒兴旺发达、名噪一时的产销盛况。
抗战末期,苏北大地风起云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民族存亡同日寇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1944年,在高沟、杨口,新四军三师经过 16天浴血奋战,取得了“高杨战役”的胜利,胜利后,中共涟水县委拨给党费500块银圆作为经费,在涟水县高沟镇西南处金庄兴办了金庄槽坊。500元党费,20多人,一个甑桶,两班活,产酒40吨的金庄槽坊开启了百亿酒企今世缘酒业80年的前世今生。
1952年,国营高沟酒厂党支部成立,共有党员6人,隶属高沟镇党委,在支部书记殷有桂的带领下,酒厂迅速发展,年产量370吨,产值57万元。到了1956年,高沟酒厂党支部发展到21名党员,他们吃苦耐劳,敢于担当,勇为先锋,新建了厂房、曲房、酒母房,每天进行6班生产,年产量468吨,产值84万元。1983年,高沟酒厂成立党总支部委员会,在徐海平书记带领下,拥有政工、白酒、机电、曲酒、财供5个支部,党员86名,编成了13个党小组,李静同志还出席了江苏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世缘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一路向前,高歌奋进。

(江苏高沟酒厂)
2024年,是今世缘党费建厂80周年的日子,高沟镇的天湛蓝明亮,高沟镇的水“清且涟漪”,我们就从高沟酒脉的红色源头说起,看今世缘人如何传承这份红色基因,用匠心与热血酿造出一坛坛醇香扑鼻的美酒,酿造出80年香甜美好的生活,从500元党费建厂发展成为总资产216亿的现代化企业,跻身中国白酒上市公司“十强”企业,谱写跨世纪的品牌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