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思想 > 正文
永葆年轻干部应有的清澈和纯粹

江苏年轻干部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年轻干部要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自觉做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和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这“五个自觉”既强调了原则,又给出了路径,既标定了高线,又划出了底线,为年轻干部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要以“五个自觉”正己修身,做到心境澄明,心力茁壮,让人迎面就能感受到年轻干部应有的清澈和纯粹。

让笃信笃行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年轻干部最鲜明的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年轻干部有了理论素养,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就等于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就能很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思想灯塔、人生航标。年轻干部要把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终身必修课,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学一辈子、信一辈子,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以党的创新理论定向领航,与党的创新理论对标对表,以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度不断提高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

让模范践行对党忠诚老实成为年轻干部最坚定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我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坚决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年轻干部对党忠诚,必须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只有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老实,年轻干部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才能走得稳、走得远;理想信念不坚定、表里不如一,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年轻干部要把对党忠诚老实作为健康成长的政治信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党中央提倡什么就认认真真践行什么,党中央部署什么就不折不扣落实什么,党中央禁止什么就旗帜鲜明反对什么,以声调完全合拍、步调完全一致的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让无私奉献矢志为民造福成为年轻干部最自觉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中,坚持人民至上提得最鲜明、做得最坚定。基层是年轻干部最好的课堂,群众是年轻干部最好的老师。年轻干部常走乡村小路,常到田间地头,常问群众冷暖,拉近的是感情,转变的是作风,凝聚的是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强大合力。年轻干部讲奉献,就是要有一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之心,有了这颗心,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年轻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边,用真心、真情、真意做群众的知心人,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在面对面同群众打交道中、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不断校正人民立场、增进干群感情,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造福人民。

让不懈奋斗勇于担当作为成为年轻干部最亮丽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作为铸就了我们党的辉煌历史,锻造了过硬的干部队伍,成为党的重要法宝。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理应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最好的时代拼搏,为最美的事业奋斗。对年轻干部来说,最重的担子是试金石、磨刀石,也是铺路石,急难险重的任务最能考验人,最能成就人,也最能检验党性、作风和本领。年轻干部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精神状态,敢于接“烫手的山芋”、不怕做“热锅上的蚂蚁”,关键时候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积极在大事、难事、急事来临时请战当主攻、请缨打头阵,用不懈奋斗绘就青春底色,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以勇于担当干出一番事业。

让有力促进良好政治生态成为年轻干部最严格的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年轻干部处于事业起步期,是一些人眼中的“潜力股”,容易成为被“围猎”“投资”的对象,不少干部的蜕化变质就是从“一顿饭”“一杯酒”的失守开始,逐步滑向腐败深渊,成长“黄金期”变成由风及腐的“危险期”。年轻干部必须要认识到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搞一次特殊就会丧失一点威信,谋一次私利就会失掉一片民心,自觉从小事小节上严起,坚决防止“小节无害”的麻痹心理、“下不为例”的试探心理、“不为人知”的侥幸心理,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多一点墨水、少一点酒水,多一些锻炼、少一些应酬,多陪陪家人、少接触“闲人”,把成长建立在不自私的基础上,把成熟建立在不自傲的基础上,把成功建立在不苟且的基础上,清清白白、干干净净、踏踏实实走好从政的每一步。

(执笔人:范宇熙 省委党校第7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三班学员,省政协研究室综合处副处长)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