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思想 > 正文
校准“四性”标尺 树立正确政绩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并深刻阐明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好政绩等重大问题。省级机关是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省级机关年轻干部是跑好“最先一公里”的中坚力量,必须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在树立正确政绩观上走在前、当表率。

一、校准“政治性”标尺,把牢干事创业正确方向

政绩乃施政之成绩,政绩背后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政治方向、政治道路和政治愿景最直接最客观的体现。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善于把本部门本领域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去定位、去谋划,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要正确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不管处于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牢记自己是组织的人,干的是党和国家的事业,手握的是人民赋予的权力,任何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组织提供的机遇和平台,心怀敬畏、感恩奋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校准“群众性”标尺,牢记干事创业根本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从在正定提出“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到在宁德实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从在福州提出“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到在厦门工作3年里走遍农村、海岛,从在浙江擘画“千万工程”蓝图,到在上海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筹办世博会。无论身处哪个领导岗位,无论开展哪项具体工作,总书记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示范。我们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无论作决策还是抓工作、促落实,都要体现宗旨意识、人民立场。少伏案头、多下田头,变“上访”为“下访”,聚焦工作中的堵点难点痛点,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既做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显绩”,也做打基础、利长远、促发展的“潜绩”,杜绝形象工程、表面文章、文字游戏。

三、校准“科学性”标尺,提升干事创业能力素质

省级机关位在枢纽、职在关键,党的方针政策在这里失之毫厘,到了基层就可能谬以千里。年轻干部必须强化质量意识和精品观念,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假政绩,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坚持精益求精抓落实,摒弃“差不多”“一般化”“大呼隆”思想,强化精准施策,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做到统筹谋划时统揽大局、具体操作中细致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抓落实,开展工作时始终与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对标对表,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对表,避免学习领悟“慢半拍”,贯彻执行有“偏差”等问题,切实做到声调合拍、步调一致。围绕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和“4+1”重大要求,特别是对照“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加强学习研讨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岗位职责,找准工作着力点、切入点、结合点,为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校准“斗争性”标尺,振奋干事创业精神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勇于担当作为的精神状态既是创造出色政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个人斗争精神的直接体现。身处“两个大局”交织的重要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要把握好“稳”和“进”的辩证统一关系。“稳”是“进”的基础,“进”是“稳”的结果,稳住当下是为了更好地奋进未来。一方面,不能把“求稳”当“挡箭牌”,遇事拈轻怕重,工作挑肥拣瘦,想着做太平官,过舒服日子,失去工作主动性。要坚决与享乐主义和惰性思想作斗争,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另一方面,更不能把“冒进”当“奋进”,违背客观规律,忽略实际情况,快马加鞭“大干快上”,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要坚决与官僚主义和急于求成思想作斗争,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久久为功,把每项工作都当成系统工程来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积小胜为大胜,直至取得最终胜利。此外,还要进一步锤炼党性修养,坚决做到廉洁自律,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切实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执笔人:姚达,省委党校第7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三班学员,省级机关团工委书记)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