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虚假下单赚差价,“运费险”被薅成“生意”?

近日,有女装品牌创始人公开表示,不少商家都被强制要求赠送运费险,给商家运营带来很大负担。同时,还出现职业退险人涉嫌骗保,赚取运费险赔付与实际快递费用之间的差价。运费险怎么变了味?

商家:运费险成强制性要求

有职业退险人虚假下单赚差价

某女装品牌创始人发文称,退货运费险的初衷是为缓解网购过程中因退换货而产生运费纠纷,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然而随着竞争加剧,平台为了吸引消费者,将退货运费险逐渐变成强制性要求,大大增加了商家的经营压力。一些赚取运费险赔付与实际快递费用差价的“薅羊毛”行为更是加重了企业负担。

广东深圳电商卖家徐先生告诉记者,为消费者购买运费险的确能对销量有帮助,运费险价格一般会根据大数据推算得出,部分品类退货率很低,运费险只有不到一元钱,但经常退货的品类平均在3元左右,退货越多,保费越高。

徐先生说,“比如现在我的店退货率是10%,运费险是3毛到4毛,如果退货率高于10%,运费险就会增加到4毛到5毛。现在是根据退货量来算,每天发货量多少,再平摊运费险,整体还是自己承担的。”

而部分电商平台要求商家必须购买运费险,才能参与促销活动。对此,徐先生认为,这有变相强制搭售运费险之嫌,可商家如果不参加“6•18”“双十一”等活动,销量又上不去。这让一些退货率较高的商家陷入两难选择,特别是遇到专门的“职业退险人”,不仅东西没卖出去,还赔掉了运费险的购买费用。“这个是双向选择的,不能一味强制别人开通。对于下了单就退款的买家,平台运费险无缘无故要扣很多钱。”

个别快递员主动找商家合作赚差价

虚假骗保涉嫌违法

记者网络搜索发现,甚至有的笔记专门教人如何“薅运费险羊毛”,比如点击退货,运费险会赔付用户10元,但找到熟悉的快递公司谈好价格,运费可能只有5元,从中赚取差价。

一位商家表示,经常接到的退货单,对方连包装都没碰,原路退回。“直接重新贴一个单号,明摆着撸运费险,像这种小包裹,快递可能三块钱就发了,但运费险要补给他8块钱,这样他就赚了5块钱差价。”

一位电商从业者甚至称,有相熟的快递员主动找他来“合作”,去别的商家赚运费险的差价。“具体操作就是去买有运费险的产品,收到货后就退回去。快递员给我的价格是三公斤以内5.5元,运费险根据城市的不同,可以返现12元,这样一单可以赚6.5元,说起来是有可行性,但是挺不道德的。”

如此行为不仅不道德,更涉嫌触犯法律,早在2015年,国内首例“互联网保险”诈骗案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通过虚假购物投保并申请运费险理赔,共计骗取保险赔款20余万元,最终以保险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

专家:电商平台要加大打击力度

保险公司可改变赔付方式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有明确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保险的外,保险合同自愿订立。平台方强制商家购买保险涉嫌违法,但平台利用自己的地位,以参与活动为条件设置门槛,并不违法。

“保险公司并没有强迫商家购买保险,它实际上是商家和平台之间达成的协议。尽管在商家看来这是平台的强势,但归根结底是平台和商家协商后的结果。”

对于网络上大量“薅运费险羊毛”的行为,宋占军认为,除了电商平台加强打击力度之外,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改变赔付方式,从根源上解决难题。

“实践中,消费者的退货可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平台,包括保险公司指定快递公司来取件,另一种是消费者自由去选择快递公司的服务。在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薅羊毛’的情况,其实还是快递报价和保险公司定价之间不匹配。可以通过由保险公司统一采购第三方服务,或者电商平台加强对于大规模退货行为监管的方式来有效规避。”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