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大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严守底线护资源 节约集约强保障

自然资源是发展之基、生态之源、民生之本。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准确把握自然资源工作定位,坚定不移推进节约集约,毫不动摇严守耕地红线,连续五年荣获省级耕地保护激励表彰,2023年荣获土地执法模范区。

严守资源安全底线,全力守护生态

夯实耕地保护举措。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确保全区184.5769万亩耕地和171.451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加快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及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不断扩大补充耕地来源,三年来实现新增耕地1.23万亩,为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绿色生态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五年来完成新造林3.14万亩,成片造林总量位居全市第二。积极探索“生态+农业”修复模式,引入风电项目生态补偿资金1900万元,开展建川养殖退养区域生态修复试点工程1620亩,目前建川区域已成为沿海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全面实施互花米草入侵治理,确保三年内全面完成全区6.82万亩互花米草治理任务,进一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维护海洋生态文明。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展浒苔防控工作,督促清退压减紫菜养殖面积,开展除藻、筏架标签上架及回收、浒苔前置打捞等规定动作。每年防控任务均提前完成。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高效配置资源

突出规划引领总量管控。持续调整完善全域空间规划,打造大丰“一主一副双轴两廊”空间新格局。划定城镇开发边界186.98平方公里,新增空间规模27.72平方公里,为产业发展提供规划支撑。对照全区“两重一实”项目清单,梳理用地用林用海需求,逐一制定保障措施。2023年编制成片开发方案5054亩,获批用地1336.92亩,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3048亩,供应土地38宗,总面积2747.3亩,出让金收入34.35亿元,5个省重大项目和62个市重大项目实现新增建设用地保障率100%。为大丰经济社会发展留出空间。

动真碰硬力促节约集约。严格执行《盐城市大丰区工业项目准入评估办法》,认真研判项目产业类型、亩均固投等,切实从源头上把好项目准入关。新出让工业用地全面实行“土地出让合同+投资发展监管协议”配置方式,明确开竣工期限、投资强度等条款,倒逼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深度挖掘存量,聚拢农村“零散小”集体建设用地,指导板块开展增减挂钩及工矿复垦形成用地指标1.1万亩,破解我区用地难题。加大低效、闲置土地盘活力度,执行“用一盘一、盘一增一”,有力保障了项目用地需要。

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提升治理能力

提供优质惠企服务。围绕项目落地、登记发证、抵押融资等企业“忧点”,全链条服务营商环境优化。对重大项目进行台账式跟踪服务,建立专班推进、专人负责、专题会商机制,确保项目审批“不断档、不卡壳、不停步”。强化“交地即发证”联动服务,并联审查交地、缴税、办证环节,合并优化流程25%,实现拿地、开工、发证“同步走”,项目开工时间平均提前3个月以上。

优化不动产登记。深化不动产交易、契税、登记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常态化推行“交房(地)、(海)即发证”,开辟企业绿色通道,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当场受理、当天办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全面推行“带押过户”登记服务,不断拓宽适用范围,实现相同银行、不同银行、涉公积金、涉企“带押过户”。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陈萍)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