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6月26日,2024南京人工智能发展大会大模型与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分会场在宁举办,展现了大模型技术和工业人工智能在推动企业智改数转升级中的创新路径与应用成效。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中国(南京)智谷建设推进办公室、南京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承办。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发展领域,可以简单理解为各种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在真实的物理环境下执行各种任务,完成人工智能的进化过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中心主任孙富春教授分享了《具身大模型与3C装配应用》,重点从具身智能的感知和技能学习、在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等出发,详细阐释具身智能促进机器人与物理世界的深度交互和智能发展的方式。
大模型是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风向标和里程碑。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AI研发总监、电信集团高级专家贾晓博表示,中国电信提早布局AI产业,已初步建成AI专业化人才队伍,全面布局视觉和语音感知层大模型,重点攻关语义和多模态认知层大模型。在大模型应用探索方面,中国电信推出了星辰大模型,当前已发布12个行业大模型,服务领域深入政务、交通、教育、旅游等各行各业。
中国信通院智能装备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彭连松分析认为,工业人工智能经历了制造变革、组织变革、研发变革和产品变革,目前已形成专用小模型和工业大模型两个技术方向,赋能工业各环节。
出门问问ToB事业群总经理孙鹏飞表示,作为以大语言模型为大脑驱动,具有自主理解、规划、记忆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能自动化执行完成复杂任务的系统,AI Agent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方式,有效赋能企业。
星河激荡(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尚应介绍了大模型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在生产制造领域应用中,工程造价预算专家AI、智能设备运维专家AI大模型都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神兵利器”。“依靠人工经验,一项工程造价预算至少要花1个月,现在应用AI大模型,只要进行对话,1分钟就能生成一份造价预算清单。”尚应说,在智能运维领域,面对没有过往故障样本数据等难题,通过大模型,从无到有实现设备故障的自动诊断和精准预测,可以提前预测故障的发生,及时维护保养,“实时感知设备健康状态,精准预测未来可能故障,确保产线不会停机。”
会议现场,来自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应用研究院、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智云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分别分享行业人工智能典型应用案例及创新实践,为工业企业“智改数转”提供了经验与启示,助力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生产和管理。
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房伟代表长安汽车、中铁宝桥、梅山钢铁等7家企业发布17项技术需求,为供需双方企业搭建精准对接交流的平台。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将持续助力构建供需协同的发展生态,有效发挥人工智能赋能作用,深化行业领域合作,提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水平,推进数实融合。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玥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