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个论述包含了三层内涵,建设学习型社会,最终建设学习型大国,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全民终身学习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前提;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经之路。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坚定意志,它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我国持续稳定的发展,我们必须坚定“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方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正是人才建设的重要支撑,它对于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和人才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学习型社会建设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只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我们应当通过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向世界各国文明学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做强做大中华文明。
学习型社会建设有助于形成个人乃至全社会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包括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其中教育资本,用于培养和提高在职劳动力或未来劳动力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个人的终身学习,就是不断形成自己的人力资本的过程;学习型社会建设,就是不断形成全社会人力资本的过程。
学习型社会建设有利于推进保障人人学习的基本权利。学习型社会这个概念是哈钦斯在《The Learning Society》一书中提出的。哈钦斯提出,“终身教育应该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以学习、成就、人格形成为目的而成功地实现价值转换,从而实现社会目标”。学习是公民的权利之一,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建设学习型社会就是要最大程度地保障和满足公民的学习权利。
学习型社会建设因应了知识不断更新升级的挑战。随着社会创新的加速及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知识生产越来越频繁,知识正在呈爆炸性增长。每一个工作岗位上所需知识的更新大大加速,迭代周期大大缩短,一些高精尖领域知识的保鲜期甚至更短。因此,现代社会下每个人都需要终身进行学习,以满足不断加速的岗位知识迭代的需要。
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从全球视角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在2022年3月发布的《人人享有终身学习机会:2022—2029年中期战略》中,重点强调了数字科技的重大意义,将“促进数字时代的知识共享与技能发展”及“数字道德标准与规范”作为“实现人人享有终身学习机会”的两个主要战略方向。
互联网的崛起为当代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变革,其中,教育领域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从而重塑了全新的学习时空观念。传统的学习时空观是以教室学习、面对面教学为基础的,即一定数量的学习者在一定的时间及一定的空间环境下学习一定的内容。而在教育数字化情境下,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即教育数字化的Anyone、Anywhere、Anytime、Anything特征。传统学习方式下,难以实现全民终身学习。以工作场所学习为例,由于资金及工作时间的限制,一个组织中只有少部分中高层职工才更易获得培训学习的机会,大多数一线职工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造成了学习机会的不公平。而教育数字化可以有效减少职工学习机会的不公平。每一位职工只要具备上网条件,都有学习机会,理论上可以使学习的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在考量传统学习方式所面临的挑战时,工学矛盾问题成为了一个显著且不容忽视的障碍。这一问题经常导致部门主管对职工的学习活动持反对或阻碍的态度。而教育数字化突破了传统学习方式的不足,学习者可以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学习,从而根本性地解决了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冲突,数字化学习方式因为“不与工作抢时间”而得到组织的广泛支持。不仅如此,只有教育数字化才能有效实现每个人的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的前提是个性化学习,也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在传统学习方式下,学习内容是统一安排好了的,学习者选择的自由度很小。而在数字化学习情境下,学习者不仅可以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个性化内容,而且可以个性化地以最适合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可见,教育数字化满足了学习型社会对终身学习的要求,成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伙伴。
在2024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向南京市和苏州市授予了“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成员证书”,这一荣誉的获得,充分彰显了我省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所具备的坚实基础。当前,我省正处于迈向学习型大省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刻体会和把握教育数字化的重大意义,推动我省全民终身学习的实现,为学习型大国建设贡献力量。
成 蕾(作者为江苏开放大学副研究员、资源建设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