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叶滴翠,白嫩水灵的水蜜桃一颗颗挂在枝头……在南京市浦口区桃花渡家庭农场内,25岁的返乡创业青年杨文博正忙着对100亩的水蜜桃树进行采摘。三年前,走出大学校园的他,选择回到这里,挖掘浦口农产品特色,创立起“桃花渡”品牌。
盛夏时节,水蜜桃迎来采摘旺季。杨文博的水蜜桃园喜获丰收,他穿梭在林中,熟练地摘下一个蜜桃。“我们的桃子味道特别清甜,水分足,果肉厚,吃过的都说好。”走进桃花渡家庭农场,记者看到,农场周边水源丰富,利用丰厚的土地优势,园区内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起了“甜蜜产业”。
走进农场装备间,一颗颗圆润饱满的桃子被整齐地摆放在一起,色泽红润、果形饱满,单果约5两重,咬上一口,汁水充足、口感甜蜜。7月初开始,还会有白凤、湖景等水蜜桃陆续上市。目前,桃花渡家庭农场已发展桃林近100亩,主要有突围、京红、日川、白凤、湖景等多个品种,年产量高达30万斤。

作为浦口汤泉小镇的新一代“新农人”,杨文博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亦有着深厚的感情,品牌走向成熟后,如何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也成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每年进入采摘期,同时也是用工的高峰时段,我们附近的许多村民都会来农场帮助采摘和分拣。”村里的妇女一边将成熟的蜜桃采摘入筐,一边笑着告诉记者,这类农活对于庄稼人来说熟门熟路,一天几个小时,她们都乐意来“桃花渡”干活。
除了蜜桃采摘外,桃花渡家庭农场还从事农家乐、果蔬采摘、休闲垂钓和柴火灶野炊等多元化项目,仅2023年一年农场就收益600余万元,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
在聊到当下的经营模式时,杨文博说道:“对于经营,我们一开始依靠自己吆喝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但在浦口区农业农村局资金、科技的多重扶持及经营政策的关心下,农场从原本单一的种植业务逐步拓展为‘1+N’的结对帮扶模式,打造了集种养殖、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家庭农场。”据了解,农场因地制宜,经过不断地探索拓宽销售渠道和路径,现已初具规模,逐年增加收⼊,近年来更是成为国家农创中心指定蔬菜基地,并逐步带动周边群众就业致富,为地方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南京市浦口区农村局把发展家庭农场作为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一批批小而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不断唱响浦口区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通讯员:高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