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深读 | 机械种采收,为啥不合“蒜”

6月底,邳州白蒜进入集中收储关键期。今年邳州大蒜种植面积61.5万亩,干蒜头亩均单产2360斤,总产72.6万吨。近年来当地虽说一直在推广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但是每到大蒜收获季,邳州西部宿羊山、碾庄、车夫山等13个乡镇的年轻人,都不得不从外地赶回来帮忙。由于劳动力短缺,更吸引了10余万外地“蒜客”从周边省份涌来。他们,仍用着传统的工具在一铲一铲地挖……

高刚 摄

“机械换人”示范区承载增收梦

“从瓣长成辫,手里盘八遍。”这句农谚广泛流传于苏北大蒜主产区邳州。过去,白蒜种植从整地、种植到覆膜植保再到人工收获、分拣,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可谓是我省特色农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作物。

“全程机械化不行吗?”记者提出疑问。

村民摇了摇头,栽种、收获两个关键环节缺少优质对路机械,机械采收对象作物单一,损耗大损失多,因此“人海战术”仍占主流。

记者在当地黄滩桥交易市场中间商处了解到,大蒜收购价屡创新高,直径6.5厘米(每斤)收购价突破5.2元、6厘米4.4元、5.5厘米3.8元,即便是4厘米以下的“小三蒜”收购价也达到2.2元,预计蒜农每亩收入达1万元。

可连年高企的人工成本,严重挤压了蒜农的收益预期。宿羊山镇陈庄村蒜农陈光武指着自家7亩大蒜对记者说:“包亩收蒜的价格比去年又涨了两成,达到1450元/亩,单个人工超过220元一天。”随着当地白蒜种植面积的稳定,其他农资价格相对趋于稳定。“近3年,只有人工成本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增长,突破了种植总成本的1/3。”

“纯人工种植一亩大蒜需要工费1500—1800元,如果改用机械,效率将提高五六十倍,每亩可节约用工成本超1000元。”徐州农科院园艺研究室主任樊继德说。目前看,降低人工成本成了增收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助农增收,邳州一直努力促进“机器换人”,着力补齐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短板,提升机械化水平。

收获季的邳州蒜田,大量“蒜客”在田间劳作。 刘照富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记者从邳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当地把筛选、改进大蒜相关农机作为突破瓶颈的关键。相继从各地引进或鼓励本地企业开发蒜种分瓣分选机、大蒜播种机、大蒜收获机、大蒜分选机等机械,推广大蒜耕、种、管、收机械化技术及装备,并制定了生产指导意见。

大蒜生产过程中,播种、收获、分拣3个环节用工密集,当地在机械化上都取得显著成效。根据蒜种分瓣分级等级,普通大蒜播种机正芽率超过80%,正芽播种机正芽率超过95%;受现有大蒜收获机质量、农艺条件等因素限制,联合收获机表现数据不佳,因此当地采用分段式收获为主、联合收获为辅的方式,机械化收获损失率低于3%,伤蒜率低于1%,明蒜率大于96%;一台5级分选机需9个工人操作,每天可分选100吨,而9个工人进行人工分选,每天仅能分选15吨,且机械分选规格均匀、销售价高。

经过多年推广,邳州大蒜全程机械化种植示范区大田机械植保超过75%、分段式收获环节机械化超过60%,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75%,显著降低了示范区内种植户用工成本。

全程机械化到底卡在哪

还有一组数据特别值得关注——

邳州大蒜耕整、植保和分级环节机械化水平超过95%,但大蒜收获、播种阶段联合机械化收获水平仅30%左右。

“蒜钱不好拿,不是跪着,就是爬。”大蒜集中收获期很短,20天内要用工十几万人,且劳动强度极大。为何机械采收至今都没有得到广泛使用呢?

宿羊山镇贾家村村民陈坤章,早在10年前就尝试使用过一台半人高、宽1.5米、长约3米的小型机械——日本洋马HZ1型大蒜收获机。“它在我们这里‘水土不服’。”只有在试验田里,按照国外普遍采用的起垄方式,先粉碎土壤,经平整后堆成10厘米高垄,再在垄上用大蒜栽插机按行距25厘米种植,才能在收获时不因塞土而停机,不因球茎不齐增加破损率,而这恰是苏北分散式单户种植情况下根本无法实现的。

记者还注意到,当时国外农用机械制造商提供的4台不同款式精细化收购机械在大蒜主产地均没有得到蒜农认可。农民认为一台需要投入20万元,一家一户的种植根本无法承受,反而对功能相对单一、分段式使用、适用范围更广的小型国产农机更有兴趣。

那为何国产农机也“缺席”了今年的蒜季大忙呢?

不久前,徐州农科院承办的“大蒜新品种及新装备示范应用观摩会”在宿羊山镇蒜田里举行。现场,徐州库卡、济南庆华、德州春明等公司带来的十多种形态各异的大蒜收获机吸足“眼球”,但同时也暴露出不足。

“突突突——”铲子铲到根底,深度大约是6厘米,蒜头被挖起后,用皮带夹住,再经刀具统一削茎,尽数落入网兜,同步完成打包,过程快捷又高效。农户只需搬运,免去人工削除蒜秆的过程。但徐州创耕农机销售有限公司销售部魏经理也坦言,由于当地地形起伏复杂、田埂纵横、蒜农种植工艺不一,机收损伤率仍有1%—3%,每亩损失30—100斤,大蒜一旦损伤就无法销售。如果再考虑到机械采购使用成本,切茎后养分无法回流导致蒜头品质降低等因素,农户算完细账后愿意采购的不多。

以大蒜为代表的连片种植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跨度大、农艺差异大、标准不统一,农户需求也五花八门,当前几乎没有农机能够“包打天下”。

“特色农机”从何而来

大蒜收获“零破损”是蒜农最极致的追求,也是提高全程机械化率面临的新课题、新目标。在大蒜全程机械化应用之路上,当地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聚力解决该领域的棘手问题,需要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实现农业、农艺、农机的融合发展。要适应农业产业个性化要求,加紧研发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要加强系统集成应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技农艺融合,促进特色农产品丰产丰收;要强化产学研协同攻关,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一直以来,特色农机研发的基础理论、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严重制约着产品创新。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物装备学院教授王开德认为,高等院校对农业机械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投入不足,弱化了农业机械专业师资力量,难以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的专业化人才。按照当前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情况,期望院校直接开展原创性设计和研发不太现实,要鼓励地方高校对现有专业设置进行科学化调整,先担负起帮助企业推广、使用和改进现有产品工作。

多年来,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近千名学生,在徐州大蒜、牛蒡、洋葱、莲藕等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种植上积累了不少创新经验。例如,他们根据徐州及周边地区采集到的土壤湿度,整理提供了一系列土壤关键数据。学校在样机制造过程中,加大数控机床的使用,提高制造精度,为标准化生产和零部件快速替换打好基础。王开德还提出,希望主管部门对特色农机急需的专业工种进一步细化明确,对获得技能大赛证书的学生进行量化赋能,鼓励政府、学校、企业、农户、学生五位一体共促发展。

“我们的经营重点,要在投入与产出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让农民用更少的成本得到更多的使用时间和适用范围。”日本洋马农用机械代理商王涛表示,“瘦身”后仅有基本功能的分段式收蒜机,可用于洋葱、土豆甚至胡萝卜的收获,农民可购买也可租用。“通过确定大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一体化统筹机械化耕、种、管、收,并实现无缝衔接,像稻麦收获机一样向专业化、租赁化方向发展,甚至跨区作业。”

国家特色蔬菜体系大蒜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杨峰建议,形成2—3套固定使用模式,让更多农机成为特色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刚


【编辑手记】

智慧农机也要沾“土味”

当下,全过程全环节“机械换人”正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而在大蒜主产区邳州,当地推进大蒜机械化种植有意愿有条件也有必要,为何还不得不采用“人海战术”?农机“水土不服”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从记者掌握的情况看,当地农机下田作业面临两大堵点:一是国外农机作业场景不适应当地地形地势,无法大展手脚;二是在控制破损率方面还不能达到要求,无法得到农户认可。由此可见,在大蒜等“土特产”生产过程中,引进的智慧农机既要有高品质高性能,更要多接点地气、多沾点“土味”。

农业生产最讲究因地制宜。特色农机开发也好,引进也罢,都要充分贴合当地特色和产业需求,能针对不同农产品特点、不同使用场景、不同生产环节要求,在精细化上下功夫、做文章。比如,丘陵地区、狭小地块,要的是农机身手灵活,爬坡过坎操作方便。再比如,花生、核桃、芡实等各类农作物剥壳机,则需要根据外壳坚硬程度、果实大小等量身定做,设计不同规格。当然,“土味”不等于“老土”,高端农机要有智慧“大脑”、装备导航系统,甚至能链入“云”端,以适应更多现代化农业的未来生产场景。

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当前农机生产正进入攻关关键技术的新阶段。除了锻长板,补短板、填空白也是破除农业机械化堵点的必修课。作为“鱼米之乡”,江苏“土特产”品种丰富,多地特色农业产业也已逐步发展为支柱产业,特色农机看似小众,却也是一片不可错估的大“蓝海”。从桑田到果园茶园,从蔬菜大棚到水产养殖塘口,生产各环节都有“机械换人”的潜力和需求。在投入与产出之间找到平衡点,让种植养殖户用更少的成本得到更多的使用时间和应用场景,“灵活好用”沾“土味”的特色农机市场前景必然十分广阔。(许建华)

责编:丁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