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普惠托育服务,南京探路破“三难”

“免费体验的半日托服务,真的太香了!活动课程丰富,孩子非常喜欢。”家住高淳的李斌,上周带着刚满两岁的宝宝,在家附近的托育机构通过免费领取的服务券参加了托育服务。这是我市6—7月托育服务宣传月中,为全市婴幼儿家庭带来的惠民福利。此外,我市首次设立“托育日”,以专属节日的形式、用系列惠民活动进一步减轻群众带娃的“甜蜜负担”。

今年,我市婴幼儿家庭获得的福利不仅于此。不久前,南京入选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名单,并获得中央财政补贴,将用于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相关支出,助力婴幼儿“幼有所育”“幼有善育”。

扩大托育服务供给,缓解群众“入托难”问题;降低托育服务费用,减轻群众“入托贵”负担;提升托育质量水平,让婴幼儿“托得好”,南京如何脱颖而出,用“小托育”托起千家万户的“大幸福”?

缓解“入托难”,“量身定制”让产假与托育无缝衔接

对于拥有低龄婴幼儿的家庭而言,孩子的托管、照顾一直是一个容易引发焦虑的问题。通常入托意愿最强的阶段是在孩子10月龄至12月龄时,这时孩子刚刚学着走路,特别需要人看着。然而,有条件聘请全职育儿保姆的毕竟是少数,也并非所有宝爸、宝妈们的双亲都有时间、精力帮着抚养孙辈,但宝妈结束产假回归工作之际却难寻合适的托育机构。

家住江宁在建邺上班的石虹,在儿子听听5个月时,就开始寻找心仪的托育机构。“孩子处于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我们却愈发觉得此前花费万元聘请的月嫂根本满足不了孩子早期教育的需求。”而由于跨区上班,石虹每天晚高峰1小时左右通勤到家时孩子都要睡觉了,“工作日晚上如果和孩子互动,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睡眠,这让我们感受很不好。”当她得知位于建邺区的国家广告产业园新开了一家西城·晨星托育园之后,看见了希望。

“距离公司走路只要5分钟,还提供晚托服务。”石虹告诉记者,托育园得知她的需求后,立刻为听听量身定制了1对1的养育方案,并经过评估为其提供了更适合低月龄儿的爬行场地、辅食工具等,让他们一家打消了顾虑。完善的服务让石虹的产假与孩子的托育无缝衔接。“入托一个月后,听听的语言能力爆发式提升。老师的照顾也很周到,每次接孩子时常常看到听听像小考拉一样‘挂’在老师身上,很满足。”石虹开心地告诉记者,“带着孩子一起上下班,通勤路上的亲子互动也弥补了之前的不足,让孩子的作息时间有了改善与保障。”此后,石虹公司里不少家有“小小孩”的同事也慕名而来。

建邺区是南京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城区,17—40岁年轻人占比38.33%。随着三孩政策落地实施,双职工家庭对低月龄孩子的看护教育是建邺人最为关注的急难愁盼之一。西城·晨星托育园教研部部长刘乐乐告诉记者:“目前,托育园有1/4到1/3都是2周岁以下的宝宝,托育园在环境改造、师资培育、食品安全上,都在用心为‘小小孩’的健康成长护航。”

南京围绕“方便可及”,扩大托育服务供给,一直致力于缓解群众“入托难”问题。今年起,更重点针对缓解6个月至两周岁小月龄宝宝的托育难题,努力推动产假与托育无缝衔接。

破解“入托贵”,扩大普惠供给解放村民双手

对于家庭而言,缓解带娃难题,不仅要方便可及,也要普惠优质。南京则一直将普惠托育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各项补贴措施、惠民政策,支持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社区办托”、积极推动“单位办托”、鼓励支持“幼儿园办托”,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并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支持。

6月渔耕忙。在高淳,蟹农和茶农忙得不亦乐乎,且无后顾之忧。杨力忙于高淳蟹丰生活中心的工作,父亲忙碌在桠溪街道定埠农贸市场,妻子则要照顾腿脚不太灵活的老母亲,还要兼顾两个双胞胎女儿。但他们再忙也不担心孩子没人照顾。“去年11月姐妹俩就入了托班,半年来孩子自理能力提高了,讲卫生懂礼貌,懂得谦让,非常懂事。村办托育点不仅价格便宜,还解放了我们的双手,让我们农忙时毫无后顾之忧。”杨力说

杨力口中的村办托育点,是去年高淳投入改造的桠溪定埠幼儿园托班。2023年,根据市政府乡村振兴工作布置,高淳及时出台《高淳区村级普惠托育服务点建设工作方案》,大力推进村级普惠托育点建设,完成村级幼儿园托班改造及备案17家,村办托育点收费每月仅500元—700元。今年,为促进区普惠托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村幼儿入托率,高淳进一步出台支持政策,本月起将由区财政对农村托育点入托幼儿每人每月补助400元,进一步减负。

为促进普惠托育服务蓬勃发展,南京出台了普惠托育机构评估标准和相关奖励办法,持续推进发展公办、公建民营等普惠托育机构,围绕“价格可承受”,降低托育服务费用,减轻群众“入托贵”负担。目前,南京建成市级普惠托育机构75家,建成市、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6家。今年“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期间,南京持续推出惠民政策,率先设立“托育日”,更在全市备案的托育机构中开展免费体验活动,让托育家庭享受到“全日托”“半日托”“亲子活动”等实打实的优惠。

努力“托得好”,率先开启实验性服务探索增底气

0至3岁是婴幼儿发育的关键时期。托育服务的定位,不仅仅是简单地照顾孩子,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专业化的照护。如何才能让托育质量有保障,提升托育安全水平,“托得好”?南京也在全国率先开启了实验性、地区性的托育服务探索,“医育融合”的创新服务方式和公办托育服务品牌,增强了这份信心与底气。

走进建邺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托育园,孩子们正在1200平方米的户外区域玩耍,17个月的丰丰也在其中。在一群孩子中,很难发现丰丰是名早产儿。“公办托育是我们选择这家托育园的主要原因,因为放心。之后,托育园一人一档的健康档案,帮了我们大忙。”丰丰母亲告诉记者,早产的缘故,丰丰一直体型较小,“我们当初以为是正常现象,后来到了托育园,通过医生的体检才发现,孩子体重低于平均值一两公斤。老师帮宝宝建立了健康档案,并跟踪管理与评估,指导我们通过膳食营养和运动管理等改善,帮助丰丰一步步‘追’了回来。”

在深化医育融合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质量保障体系上,南京各区的探索百花齐放。建邺区组建“基层医疗机构—区妇保所—南京市儿童医院”三级儿童保健管理团队,建立医育融合指导中心、建立医教研合作基地,构建绿色医疗保障服务体系;高淳区更出台医务人员挂职托育机构保健副园长机制,纳入医疗机构年度绩效考核,让每一家托育机构中的宝宝都有了健康保障。

花式破解“入托难”“入托贵”“托得好”,政府的重视和真金白银的投入,使得更多“普惠园”“放心园”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年轻父母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精准、高质量的托育服务。南京托育服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托育机构备案总数、每千人口托位数等主要指标全省第一。

市卫健委副主任王静表示,接下来,南京将以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名单为契机,坚持“一把手”统筹协调、“一盘棋”合力推进、“一体化”共建共享,进一步实施布局优化、政策支持、能力提升、管理护航、智慧赋能“五大行动”,打造南京特色的“身边园”“普惠园”“放心园”,助力千家万户婴幼儿健康成长,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