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科技与农耕的盛会 “与AI共创农耕一夏”夏令营暨大咖演讲活动顺利举行

暑期伊始,无锡经开区教育人工智能夏令营,接连开营,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切实丰富学生暑期生活,点燃科技梦想。

“与AI共创农耕一夏”主题营

“与AI共创农耕一夏”主题营由经开区教育局主办,东绛实验学校和金桥双语实验学校承办,通过“个性化教育+科技教育”的特色农耕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像“农耕专家”那样思考和解决问题,设计和优化项目解决方案,体验感悟工程思维,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探索热情。

盛夏序曲,体验科学之趣

开幕式上,经开区教育局党委委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卫忠致辞,他表示数字教育是引领未来的新浪潮,期待东绛实验学校以数字赋能建成“廷弼农耕园”等特色校内外劳动场域,推行“美育+劳育”“科创+劳育”“心育+劳育”新模式,培养经开学子工匠精神和创造能力。

课程奇遇 AI与农耕共舞

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江苏省园艺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余汉清带来《智慧农耕》专题讲座,他以“服务农业,致富农民”为主题,深入阐述无锡智慧农耕开展情况,指出智慧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鼓励学生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促进智慧农耕发展。

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教授周建中教授就《新时代育人环境下的中小学工程教育与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这一主题作精彩分享。周建中详细阐述中小学工程教育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智慧农耕 进发科技灵感

实践环节以项目式教学(PBL)形式开展。学生先至学校“廷弼农耕园”实地观察,了解校园植物生长过程及生长特点,通过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灵感创意。

接着,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Mind+编程软件、micro:bit编程主板、传感器等开源硬件,获取农耕园土壤及周边环境温度、光敏度等数据,设计智慧农耕方案,搭建模型并完成编程调适。

“风车”“洒水机”“除草机”……一件件智慧农耕工具在孩子们手中诞生。通过多种高精度传感器,这些智慧农耕工具不仅能实时采集土壤湿度、养分含量、光照强度、温度等关键数据,还能自动调节灌溉、施肥、采摘等农业生产环节,实现精准农业管理。

现场展示环节,学生们详细阐述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积极为农耕现代化与智能化贡献力量。学校为优秀成员颁奖。

东绛实验学校校长吴亮表示,作为无锡市中小学科学教育重点学校建设立项单位、经开区人工智能教育先锋阵地,学校致力打造“智慧农耕”项目,积极搭建平台,助力学生化身“农耕专家”,感受传统与科技的融合,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