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新华时论|以“换新”赢得“焕新”

7月8日,江苏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介绍了相关方案制定及实施情况、阶段性成效。自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来,省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分行业分领域的配套政策方案,各设区市因地制宜分别制定具体方案并积极推进实施,取得了平稳成效。

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分别从需求端和供给侧双管齐下拉动经济增长、提升经济效率。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集聚增多,但依然面临有效需求不足。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可以有效撬动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当消费市场开始活跃,供求不平衡问题得到缓解,产业链将步入稳步复苏,生产循环更易实现。我国此前推动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行动,不仅改善了群众生活方式,其由消费形成的巨大拉动力又推动了产品技术进步、更新迭代。

今天,推动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不只是一笔经济账,还是一笔环境账、社会效益账。家电一旦超过安全使用年限而“超期服役”,不仅有部件老化之忧,也会加剧水电燃气等的消耗量,造成资源的隐性浪费。同样,设备作为企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老旧设备不更新,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能耗高、性能落后的机器设备不能被淘汰,先进产能比重和生产难以持续提升。

当然,推动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不是简单用新的替代旧的,而是要注重“在存量中产生增量”。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保有量超30亿台,虽然普及率可观但不乏年代久远的老旧产品,智能化家电、高端家电仍有广阔攀升空间;截至今年6月,全国汽车保有量3.45亿辆,但新能源汽车仅占2472万辆,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占比仍有待提高;我省工业产业发达、机器设备众多,但重点行业老旧装备仍需进一步出清,智改数转网联仍在路上。准确说,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不是“替代”而是“迭代”,不是简单“换新”而是要“焕然一新”。

不可否认,当前部分企业和居民对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意愿不高。激发其更新换代需求,离不开财政支持、补贴等直接经济激励,但补贴之外,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以常见消费品为例,不少消费者有意用油车换电车,却顾虑新能源保费较高、充电设施不足等问题;想置换老旧家具,却面临回收渠道不畅、置换无门的窘境;想卖掉手机等电子产品,却担心以旧换新泄露个人隐私。同样,企业也有这样那样的顾虑。这些担忧不只是基于成本考虑,还涉及政策配套、隐私安全方方面面,关系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需要协调联动、综合发力。

打通“换新交旧”的绿色链路,让消费者想换、要换到能换,就要“软硬兼施”。在“硬”举措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打好政策组合拳,通过落实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居民“辞旧迎新”总成本,通过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同时,在“软”措施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依靠市场和经营主体参与,为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提供多样化供给,带动更多居民和相关经营主体支持与参与,真正让既惠企、又利民的专业政策落到实处。

韩宗峰)

责编:魏晓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