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外国人眼中的“开放江苏”|奥马尔:把“中国制造”卖到全世界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在江苏学习、工作和生活。7月8日起,现代快报推出“外国人眼中的’开放江苏’”系列短视频,通过国际友人的视角讲述他们在江苏创业成长发展的故事,展现他们眼中的“开放江苏”。今天的视频主角是来自叙利亚的奥马尔·凯色比(Omar Kseibi)。

奥马尔·凯色比是江苏丹阳凯色比工具有限公司的管理者。他在江苏,把小小的螺丝刀、钻孔机等工具产品卖到了全球,向世界“种草”中国制造。

“我们的产品种类已经从最初的300种,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种。”奥马尔说,随着产品线的逐渐扩大,公司出口的产品已经打入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卓越品质。

24小时不间断生产的“无人工厂”、包揽重活累活的“机器人同事”、监测全流程作业数据的“透明化生产线”……这些发展变化让奥马尔觉得,“中国制造”正加速迈向“中国智造”。作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小到工具、眼镜、家电等,大到新能源汽车、地铁、高铁等,中国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聚焦到江苏,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江苏省外贸实现进出口总值2.22万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比(下同)增长9.2%,增幅较全国高2.9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2.7%。

“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庞大的国内市场也为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我想这是‘中国制造’在全球扮演关键角色的原因之一。”奥马尔说。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新月/文 王雨/设计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