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南京最“热”的地方在哪儿?答案是江宁汤山——6月29日起,园博园取消入园大门票,与南京街唱共度首个免费周末,游客直呼“city到不行”;9公里外,水世界从早到晚爆满,停车场里不乏苏U、皖N、浙A、鲁D等外地车的“身影”。
烈日当空,全市最“凉”的地方又在哪里?答案还是江宁汤山——古猿人洞别有洞天,洞内天然恒温18℃,市民笑称“去吹大自然的空调”;地质博物馆“研值”继续攀高,背上工具包、拿上罗盘,两天一夜的地质之旅在此启程。
曾经“冬暖夏凉”,如今四季“火热”。置身建设“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的新航标下,汤山各景区景点正不断创新旅游产品、业态和模式,持续打造亮点、营造热点、制造爆点,让“好山好水”拥有新的打开方式,使场景“流量”不断化作消费“增量”,推动全域文旅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不断拓展新业态
驱车1300多公里,来自辽宁锦州的崔凯雯一家抵达汤山一号温泉。“泡”在树荫环抱的冷泡池里,长途的疲惫渐渐驱散,“比游泳池的水要凉快、舒服。”她对这次“初体验”很满意。
把丰沛的温泉资源用好用活,汤山一号另辟蹊径。提前将温泉水放进泡池,待其自然冷却至30℃以下,搭配树荫、遮阳挡板、喷雾喷淋等,整体环境温度较外部低10℃左右,养生、消暑两不误。“凉资源”催生“热经济”。出梅以来,温泉接待量同比增长近20%。“在以前,夏天是被放弃的。‘冷泉’的出圈给了游客新体验,也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主理人唐朝最近在研究“温泉料理”,他有信心,“今年夏天(接待量)能创新高。”
文旅市场越来越“卷”。汤山拒绝“躺平”,从景区焕新到产品更新,从业态延伸到创意营销,流量来之不易却格外猛烈。
还没等到水世界开园,抖音号评论区便“炸”了——颜值话题再次冲上榜首。去年夏天,为吸引游客,水世界请来“最帅救生员”,拍摄系列抖音视频,他们在沙滩上打排球,与游客欢快互动……去年7、8月份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比2020年上浮约40%。
赶在今年开园前,水世界又发布了一条“救生员面试”的短视频,游客热议,“终于又等到‘颜值团’上线了”。
王牌项目、老牌景区纷纷寻找突围之路,开放刚满3年的园博园也在步步向“新”。不久前,园区官宣,6月29日起取消入园大门票,公共景观区域免费对外开放。
与更大的魄力一同到来的,是硬件的提档和业态的拓展。可爱的熊猫抱抱IP“趴”在无动力游乐设施上,与新升级的亲子餐厅,一起扛起“抱抱乐园”的流量担当。苏韵十三园内,南京园的匠筑、苏州园的昆咖,还有无锡园的画扇手作,共同开启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跨界融合的中式美学之旅。
深挖文化求创新
体长1米多的蜻蜓曾是“巨虫时代”的天空霸主,一群古生物化石标本诉说亿万年前的地球记忆,同一地点发现的两具不同时期的头骨揭示着人类从何处来……地质博物馆内,上海青浦一中的孩子们越逛越兴奋。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南京提出,通过举办精品研学课程、博物馆聚落集群夜游品牌等系列活动,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作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汤山全域山、水、泉、林、洞、碑、湖相依相融,拥有包括地质博物馆在内的众多可以进行研学旅行的场地。
不愿错过这一风口。汤山整合辖区各景区景点的研学资源,依托在地文化,孵化打造亲子研学品牌“小汤圆四季童行”,设计开发精品、轻研学10多个系列约100项产品。多项研学产品获省、市、区各级奖项,其中,“汤山地质探险系列”成功申报全球知识产权。研之有物、学而广博,越来越多的父母舍得为孩子的眼界买单,选择来汤山的研学团络绎不绝。继续抢占这一“黄金赛道”,两天一夜地质夏令营、园博园研学产品将陆续上架。
研学游的走红是旅游市场转型发展的缩影。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也意识到,当前的文旅消费中,人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地看景,而要深度体验目的地的风俗、文化。
从遭受工业文明创伤的地块,到“城市双修”建设成果的集中展演、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案例,园博园和矿坑公园不是“一次性”景观,而是想为子孙后代留一座“挖不完的富矿”。
将山水与文化相融,努力谋划有亮点、有记忆点的产品,让游客的情绪体验“拉满”。集苏式园林山水之大成的园博园苏韵十三园“好戏开场”。以园林为天然舞台,带游客进入一段梦游园林的国风之旅。三个主题片区、十余个演艺点,全程不断与历史文人“相遇”,实现如梦似幻的行浸式观演体验。
做深文旅融合,创意是核心竞争力。园博园云池梦谷区域新增孔雀园,游客可近距离与1000只孔雀互动,还能看到难得一见的孔雀放飞。首个免费周末,入园人数超过500人。
进入场景化时代
“是你让我看见干枯沙漠开出花一朵,是你让我想要每天为你写一首情歌……”原本是专程来“取经”城乡规划,内蒙古农业大学大三学生聂荣荣却被一场“园博夜唱”圈粉。借着演出间隙,她又打卡了旁边的后备厢市集,满载而归。
这样的“意外”有迹可循。每一个旅游城市、热门景区,几乎都少不了年轻人的身影,他们追求的是性价比、参与式、松弛感。这样的消费取向和特征,影响上一代、带动下一代,“倒逼”着文旅产品的迭代,催生着“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消费”的新文旅供给。
前两年,地质博物馆、阳山碑材在全国景点景区中率先探索原创剧本杀。玩家拿着“剧本”、换上“戏服”,身临其境“抽丝剥茧”。“场场火爆,至少提前一周预约。”博物馆馆长张鹰飞说,契合年轻人的胃口,暂时打破博物馆的严肃形象,是对汤山在地文化活化利用的一次成功尝试。
汤山全域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水世界,造浪池边有“水上飞人”,周末还能跟着DJ电音、焰火秀“一起摇摆”。在百联奥莱,烧熔的铁汁“打”出烟花般的星火,中式浪漫触手可及。在矿坑公园,“我在南京蹦水迪”主题活动已经提上日程,傣族舞、泼水节、电音秀等新玩法令人期待。
园博园·夜游季也即将开启。“奇妙夜游”活动通过打造奇幻时光隧道、巨型糖果装置艺术等夜间场景,营造夜游氛围,释放网红效应。接下来,园区还将深入研究细分群体,做好细颗粒度需求分析,挖潜全时旅游消费潜力,加快布局多点、多面、多元“夜”态,为游客创造更高品质、更具吸引力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当山水与文化相逢、场景和体验相融,“诗和远方”便有了具象化的表达。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将以园博园、矿坑公园、地质博物馆、古猿人洞等为承载支点,以史前文化、地质文化、温泉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内容重点,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深度开发体验项目,打造“最宠游客的汤山”,加快由“国家队”迈向“世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