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走进中国乡村)川西藏寨:中国“最美”古镇飘来古韵新风

中新社甘孜7月12日电 题:川西藏寨:中国“最美”古镇飘来古韵新风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吕杨

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在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小楼建于绿树丛中,或点缀山间、或稠密集中,一直向卡帕玛群峰脚下迤逦延伸。

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组织的海外及两岸华文媒体采风活动正在甘孜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埃及、肯尼亚等国家和海峡两岸的新闻媒体记者一行约30人12日走进甲居藏寨。

甲居在藏语中意为“百户人家”,在丹巴诸多藏寨中最为出名。2005年,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乡村古镇”之首。

如今的甲居藏寨,集古老传统与崭新风尚于一身,嘉绒藏族独具一格的石碉楼与路边时髦的改装咖啡车,共存于大金河谷的雄浑画卷中。

7月12日,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组织的海外及两岸华文媒体采风活动采访团来到四川甘孜的甲居藏寨。中新社记者 吕杨 摄

“旅游,是给古村带来改变的源头。”负责甲居藏寨接待解说工作的泽郎说。从成都读完大学后回到家乡工作近6年的她,向中新社记者介绍“一去一回所经历的变化”,她读中学时来甲居藏寨参加实践活动,大车开到半路需要乘客下车推。“你可以看看现在的公路,什么样的车都能开上来。”

办餐饮、开民宿成为古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里藏族老人长命付过去没有料到“自己的住家也能挣钱”。他说,大部分村民都把老式藏寨改造成民宿,每逢假期,一房难求。

而随着大学生返乡创业,藏寨民宿、农家乐更有了新面貌。据丹巴县旅游部门统计,仅过去两年,域内藏寨的返乡创业青年就达30多人,大部分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我们小时候有多想离开丹巴,如今在外地的年轻人就有多怀念家乡的味道。”泽郎说。

“‘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才回到村里’,这是过时的观念。”宝生居民宿负责人格绒拉姆对记者表示,她一家三代在甲居藏寨经营旅店,但风格今时不同往日。

7月12日,宝生居民宿负责人格绒拉姆在民宿中。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12日清晨,经过一夜山雨洗刷,大金河谷笼罩上一层薄雾,山上的宝生居远看若隐若现。走入民宿,小楼外观与普通藏式民居无异,进入其中则别有洞天。传统的装修风格下是定制化的酒店设施和现代化的设备。格绒拉姆读大学选择的就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先在成都的五星级酒店实习,之后带着管理经验回家继承家业。

“藏寨如今接待的是全世界的游客。不论是人数还是对居住条件的要求,都是过去不能比的,我们提档升级也需要与时俱进。”她举例,过去旅店是传统风格,窗户不大,但宝生居所在的位置能将高山、河流一览无余,“于是我们改装了落地窗,让游客从起床开始就能欣赏景观。这也成为民宿备受好评的原因之一。”

与不少外国游客接触,泽郎常能感受到他们的惊讶。“很多人对高原地区有刻板印象,这种印象里有着对于藏民族生活场景的原始想象。但实际上,这里早已不是如此。”

和外地游客沟通时,长命付常常需要解释自己名字的由来。他原名甲呷,自小身体不好,便照当地习俗认了一位“干妈妈”。这位汉族的“干妈妈”给他起名长命付,寓意“长命富贵”。成长的岁月,长命付既过农历新年、也过藏历新年,藏汉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于此间水乳交融。

如今,古老的甲居藏寨出现了许多外地年轻人的身影,他们自驾改装的咖啡车而来,在这座“中国最美乡村古镇”边游玩边工作。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老人发现,近年,许多外地年轻人开着改装的咖啡车来到藏寨,他们在路边卖咖啡,一住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边游玩、边工作,将旅游和生活结合在一起,长命付对此颇为好奇,进出山寨的路上常与年轻人聊天。“我跟他们介绍村子,他们对古寨历史、建筑风格特别感兴趣。我也尝了他们煮的咖啡,但我还是喜欢喝酥油茶。”

责编:沈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