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AI跟着陆游游运河③ | 陆游与苏东坡的奇妙相遇

大运河在东水关拐了一个弯,向常州城内流去。

当年,陆游与苏东坡,相隔90年,都被这道水关阻拦,在城外停泊了一夜。

1073年年底,在杭州任职的苏东坡奉命前来赈灾,船泊水关之外,“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而陆游,同样在这里等到天亮,水关开放,才进入城内。

常州市大运河研究院智库成员薛焕炳告诉记者,大运河在东水关的这道弯,是元代才开始的。它利用宋代常州城城壕作为水道。而在宋代,大运河在东水关这里直通城内。只是当时有人认为这样溜直的水道,会泄了常州的文气,便在附近设了两道坝。天长日久,两道大坝之间变成了实地。如今在水关旧址200米远处,又在宋代古运河河道上“复原”了一座东水关。

江南的六月,正是梅雨季。在见了老同学许伯虎后,就去东岳庙与崇胜寺寻幽访胜,纳凉避暑。

当天夜里,陆游过牛闸,听闻“闸水湍激,有声甚壮”。这可比苏东坡所见强多了。

元祐年间,东坡过奔牛闸时,河道干涸,只留下“东来六月井无水,卧看古堰横奔牛”的名句。

奔牛闸,今已不存。但在旧址所在,一座大桥横跨运河两岸。桥下,运输船只来往不绝。岸边,也停靠着多只运输船。

薛焕炳介绍说,常州一地西高东低,为保障运河水道畅通,常要以江济运。奔牛立在此处,有节制水位之功。

陆游和奔牛闸的缘分远不止此。30年后,80余岁的陆游闲居家中,他的外甥赵善防在常州知军州事,修缮了牛闸。他请陆游写一篇碑文。陆游高度赞扬了奔牛闸的作用,也为我们记下了当时的谚语“苏常熟,天下足”。

策划:冯秋红

文案:

视频制作:朱君贤

视频剪辑:唐嘉钰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