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了不起的劳动者】徐盼盼:三年磨出一根中国“丝”

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它非常轻,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其中,高性能碳纤维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领域。长期以来,这项核心技术曾一直被国外垄断。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在碳纤维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劳动者——徐盼盼。

一进入碳纤维生产车间,40℃的高温扑面而来。一大早,徐盼盼就已经开始一丝不苟地在检查碳纤维丝的状态。2017年研究生毕业后,徐盼盼就一直致力于国产碳纤维成本节降、性能优化和新产品研制等工作。T,是代表碳纤维强度的参数,2000年以后,国外陆续研发出了T800、T1000级别的第二代碳纤维。

江苏恒神股份碳纤维工艺技术经理徐盼盼告诉记者,从2000年以后,准确来说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技术封锁。在这期间,国外的T800级、T1000级的纤维,我们是完全拿不到的。我们的航天卫星、重要武器装备上所用到的高模量系列的碳纤维,也是完全买不来的。所以我们只有去做自主研发。

2020年开始,对标国外的最新进展,徐盼盼带领团队开始研制T1100级别第三代碳纤维。这款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材料,核心要求之一是必须具备优异的抗破坏和抗形变能力,这就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好相关变量。

徐盼盼说,想要达到370吉帕以上的模量,常规情况下温度需要2300℃-2400℃。温度高了之后,纤维本身的结构缺陷就会更多,强度就会下降。

徐盼盼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对生产设备改进改造,无数个深夜,徐盼盼都是在分析数据、制定新方案中度过的。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团队终于收获成功的喜悦。国外碳纤维一般都需要5到10年的研发周期,而她的团队仅用时三年,就让这款名为HM50E的碳纤维产品性能基本达标,并于2023年底实现稳定量产,填补了国产第三代碳纤维的空白。

HM50E项目先后荣获2022年度材料类SAMPE中国创新奖、中国职工技协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为企业创造效益近亿元。徐盼盼荣获2024年度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徐盼盼坦言,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要聚焦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国产碳纤维的品质,做到国外有的我们有,国外有的我们优。真正脚踏实地在碳纤维领域做出一番事业,为国产新材料的发展贡献碳纤维力量。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婷婷 魏珊 戴羽 罗长祺 吴勇 郑伟 章斌炜 毕然 镇江台 编辑/胡超)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