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活力西藏|雪域高原的花间精灵

蓊郁山谷中,清澈的泉水汩汩流淌。一株藏黄芪的花蕊上,一只小蜜蜂正在灵活敏捷地采集花粉。

以高原青山为背景板,小蜜蜂们在五彩缤纷的花丛间上下飞舞,宛如一只只金色的花间精灵。

蜜蜂在藏黄芪上采蜜。受访者供图

蜜蜂在藏黄芪上采蜜。受访者供图

这里何以成为蜜蜂生活的乐园?

西藏山南坐拥喜马拉雅南麓原始森林,水源纯净,阳光充足,生长着2000多种药本蜜源植物,称得上是“黄金蜜源地”。

“不仅如此,西藏独特的气候让蜜蜂得以远离蜂螨病,这种蜂的疾病会给养蜂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引起蜜蜂的全群死亡。”夜伴蜂声西藏蜂蜜负责人张亮富介绍说,“但在这里,蜜蜂的蜂螨病会自然痊愈,无需农药与抗生素等。”

2016年夏天,正经历创业困境的张亮带着20个蜂箱和一顶帐篷来到了山南野外的山谷里,养蜂、酿蜜。每夜,他聆听着蜜蜂的嗡嗡声入睡。

“时间长了,从蜂群的振翅的频率中,我似乎能听出来它们每天收成如何,蜂群是兴奋的还是郁闷的。”张亮富一边笑着解释,一边用手温柔地扇赶着身侧的蜜蜂。

工作人员正在查看蜜蜂状态。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工作人员正在查看蜜蜂状态。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如今,张亮富已有了8000多个蜂箱。但是照看一遍全部蜂场需要80多天。于是附近村民也承包起养蜂产业中的部分环节,日常照看蜜蜂,驱赶牲畜和野生动物等工作。产业每年带动增收600余万元,老乡们的致富道路更宽了。

而且在手机应用程序的帮助下,养蜂更加智能化。以前一个人照看100箱,现在可以照看600至1000箱,效率提升了好几倍。

藏黄芪、红景天、锦鸡儿、藏黄连、狼牙刺……老乡们不仅养蜂,而且还主动种植了许多蜜源植物。“想不到,蜜蜂产业不仅提高了绿化,还点缀了村落。”张亮富自豪地说,“小蜜蜂把本地的生态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

蜜蜂文化主题生态体验园一景。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蜜蜂文化主题生态体验园一景。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2023年,蜜蜂文化主题生态体验园成立。在200多亩的苹果园里,孩童执着家长的手识辨植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蜂蜡,亲子游、研学游、休闲游等为这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如今,蜜蜂已经飞进五六十个村庄,借助西藏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我们希望有一天蜜蜂能飞进更多村落,让蜜蜂产业造福更多当地百姓。”张亮富表示。(唐维红、陈曦、刘凡、宋子节、次仁罗布、郝洁)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