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观察 > 正文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刻认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构建完善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体制机制,扎实做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刻认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大意义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实现共同富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这一举措,才能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集中体现。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事关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切身利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通过扩大就业规模和提高就业质量,有效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人民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充分享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质量充分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高质量充分就业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根本举措。要强化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厚植发展的潜力和动能,形成经济发展与充分就业的良性循环。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是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高质量充分就业,可从供需两端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一方面有助于人们稳定收入预期、增强消费意愿、释放内需潜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构建完善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体制机制

新时代新征程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夯实稳就业基础,实现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匹配、劳动者技能与实体经济发展联动,更好为宏观决策提供支撑,需要以强化就业优先为引领,以促进供需匹配为核心,以健全就业保障为支撑,加快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体制机制。

一要以强化就业优先为引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履行稳就业、保就业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出台更多就业支持政策。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因地制宜,将就业优先政策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推动实现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有序推进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要以促进供需匹配为核心。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供需匹配机制是要素市场化改革题中之义。建立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从供需两端发力,构建就业与产业相协同、培训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高效对接机制,提升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效率。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缩小区域间公共就业服务差距,支撑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解决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

三要以健全就业保障为支撑。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升级创业服务,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制度环境,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加大贷款贴息、税收优惠、场地支持等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稳岗扩岗金融服务和贷款业务。健全劳动法律法规,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扎实做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各项工作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更加自觉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扩增量、提质量,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一是以高质量发展带动就业扩容提质。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就业问题的根本举措。要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就业带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扩容,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又要提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关键在于加大全社会人力资本投入。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根据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核心技能,优化课程和学科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鼓励支持技工教育特色发展。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营造终身学习的环境,不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三是抓好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促进相结合,支持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全力拓宽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创业渠道。扎实做好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工作,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稳住务工规模和收入水平。加强对困难群体援助帮扶,持续推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四是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构建促进创业创新的优越市场环境,应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放大效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包括贷款贴息、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措施,同时积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稳岗扩岗金融服务和贷款业务。升级创业服务,大规模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创建一批创业型城市。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了战略部署、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贾晓佳 陈旭东(作者分别为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讲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容纳农民工就业:特征、机理与经济效应研究”〈项目编号:2023EJB015〉)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