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从少林弟子到武术教练——科特迪瓦小伙飞利浦的功夫梦

新华社阿比让7月29日电 题:从少林弟子到武术教练——科特迪瓦小伙飞利浦的功夫梦

新华社记者张健

“一、二、三、四”,在科特迪瓦博瓦尼大学的体育馆里,一位身穿少林寺练功服的青年一边做着示范,一边指导其他学员打拳。

“我叫飞利浦,现在是博瓦尼大学中国武术协会的负责人,这是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武术俱乐部。协会现在有50多名学员,他们都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年级,我们每周会训练三次。”面对记者,飞利浦非常自豪地介绍起自己的协会。

2014年,飞利浦考入博瓦尼大学地球科学与矿业资源专业。大二期间,出于对中国功夫的兴趣,他加入了学校的武术协会,并在校外跟随科特迪瓦七星螳螂拳协会的马马杜·科内学习武术。

“科内曾经在中国学习过武术,他非常耐心和系统地教授我武术拳法,是我武术道路上重要的启蒙老师。”他说。

和很多非洲青年一样,飞利浦对于武术和中国文化的热爱源于电影当中看到的中国武术明星,比如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小时候,好奇的他会和朋友们模仿电影中人物的动作,但后来发现这并不容易。有时候,对手的拳还没打过来,自己就先把自己绊倒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博瓦尼大学孔子学院的帮助下,飞利浦获得了前往中国嵩山少林寺短期交流的机会。

“这是一次非常棒的机会,我觉得距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他回忆。在路上,飞利浦和同行的几个伙伴兴奋地讨论着少林寺的样子和未来的训练生活。

“当我们到达之后,果然发现所有人都和电影里一模一样,穿着少林寺僧人的衣服,操练着标准的少林功夫。”那时的飞利浦非常激动,因为很快,他就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

然而,短暂的激动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驱散。“在少林寺,每天的训练从早上5点半一直持续到晚上6点半。我们在这里接受了为期三周的培训,最开始的两周是最难的,难到我们甚至想过回家。”飞利浦告诉记者,从这时起,他才真正明白为什么中国的少林僧人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声誉。

回到科特迪瓦之后,飞利浦加入了当地的少林训练营,为那些与他有同样梦想但又无法去中国学习的年轻人教授功夫。同时,他也接手了学校的武术协会,继续推广和传播中国文化和武术精神。

“过去,我很喜欢打架,但从来没有赢过,当我开始学习武术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用这些技巧来好好教训那些跟我打架的人。”说到自己学习武术的初衷,飞利浦感到有些惭愧。

九年过去了,飞利浦似乎与他的初衷背道而驰。“周围的朋友都说我变得更理智了,我可以轻松地排解自己的愤怒。”他说。

谈及学习武术的体会,飞利浦告诉记者,如今在非洲喜欢武术的人非常多,但是很多人都认为学武术的目的就是“炫技耍帅”,或是让自己打架更厉害一些。

“恰恰相反,中国武术的本质并不是通过这些技艺对别人造成伤害,而是强身健体,并且让自己获得内心的宁静,这是最重要的。”他说。

作为一名从少林学习归来的武术爱好者,飞利浦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特迪瓦人获得到中国参加培训的机会;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在学成之后,在两国政府的支持下继续推广中国武术。

“我们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推广者,也是非洲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武术架起两国人民交流沟通的桥梁,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他说。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