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河声丨“网络身份证”,约束的是坏人保护的是好人

“网络身份证”要来了。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可自愿向公共服务平台申领网号、网证。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网络身份管理迈入新阶段。根据该征求意见稿,所有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将有机会自愿向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平台申领专属的网络标识——网号和网证。这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体现,更是网络安全管理的一次重大进步。

什么是“网号”“网证”?网号,是指与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网证,是指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

当然,面对“网络身份证”的推出,也出现了一些嘈杂的声音,认为这种管理制度限制了人们的言论,甚至是约束了人们的自由。这种担心无异于杞人忧天。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实施“网络身份证”的要义在于约束坏人、保护好人,只要自己坦坦荡荡,只要自己规规矩矩,只要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有何可惧?

眼下,网络空间出现了不少乱象。借助网络实施诈骗的,借助网络攻击他人的,借助网络散布谣言的,借助网络制造恐慌的,借助网络帮助敌对势力打舆论战的。种种乱象之下,受到伤害的都是那些“守规的人”“本分的人”。其实,“网络身份证”和“现实身份证”是一样的,只是为了便于管理和治理,有多少规规矩矩、干干净净的市民害怕“现实身份证”?只有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才害怕以真实的面目示人。网络乱象早就该好好治理了。

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此次“网络身份证”的拟推出,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网号、网证的发放,将实现线上身份的实名制管理,有望大幅降低网络诈骗、身份盗用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身份证”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身份识别工具,更为网络交易和线上服务提供了法律保障。随着“网络身份证”的推广使用,我们有理由期待,网络空间将变得更加秩序井然,而公民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身份证”,不仅能够增强民众对网络环境的信任感,还将为信息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郭元鹏)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