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文化中国行丨土楼:世界遗产也是“家”

土楼

既是“世界遗产”

也是孕育了几代人的“家”

来听听它的故事

↓↓↓

近日,2024年“和谐乐章 土楼回响”——中美“Z世代”青年音乐交流会在南靖县田中赋景区上演。当天,恰逢2024福建中美青年交流营全省集中活动走进南靖。参加交流营的美籍青年、中国师生也共同欣赏了此次音乐会,感受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图片

这场音乐会为什么会选在土楼?

土楼,中国民居建筑的瑰宝,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傲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住在土楼里的当地人也总被问——“你印象中的土楼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们的回答是“古老”“万年不倒”“朴素”……而在土楼里住了三十年的简叔叔,答案有些不一样。

图片

偌大的土楼,几乎所有角落都有简叔叔的回忆,小时玩闹的地方,一家人用的厨房,和堂哥曾经住过的房间,儿时的亲朋玩伴……这大概就是“家”的感觉。

他说,这栋土楼现在是292岁,我希望它能活到600岁!

土楼在成为世界遗产之前,也是人们的家。

图片

在土楼,一个人们曾经生活的地方演奏,或许让演奏家们真正感受到了人的存在,能够真正地与人类精神进行交流。

“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趣,因为我们可以有机会了解中国的艺术和其他东西,我肯定会再来。”

“这让我体会到几百年前,邻居坐在一起吃饭,围在一起的氛围,特别有家的感觉,特别是让我们这样在国外留学的孩子很感动。”

来自天涯海角,素昧平生的人汇聚到这里,可以分享同一代人对家的记忆,见证一代人从小生活的地方。

图片

2008年,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越是伟大的建筑,越会因为这片土地上的人而充满生命力。

这里有像简叔叔一样生长于土楼的人,也有从世界各地来感受土楼的人,只要来倾听土楼故事的人源源不绝,那简叔叔希望土楼活到600岁的愿望,就肯定能实现。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