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行业动态 > 正文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南京溧水晶桥镇:加快建设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打造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样板区

雨花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南京市首个盒马村正式落户……近年来,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积极围绕打造“都市田园、红色农旅”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获批2023年度南京市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构建“一区多园”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以南京国家农高区为龙头,打造富财圩水产特色园、高标准有机蔬菜产业园、芝山富硒生态农业特色园、雨花茶文化园四大特色园区,助力加快建设成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样板区。

晶桥镇曹庄美丽乡村

晶桥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区域面积13.6万亩,自示范园区成立以来,晶桥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现代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示范园区已初步形成从技术研发、集聚创新、标准化生产示范、产品加工、物流储运到市场销售以及现代农业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

富财圩水产特色园:万亩螃蟹奏响乡村振兴“渔光曲”

8月7日,晶桥镇水晶村富财圩的螃蟹养殖户们顶着烈日,对蟹塘进行补水、增氧和打捞浮草管理,保障螃蟹的健康生长。“今年我们投放的‘长江2号’蟹苗,是依托江苏省淡水水产养殖研究所螃蟹养殖技术,在亲本蟹选育、大眼幼体繁育和蟹种培育上,实现了全面提档升级。”晶桥镇水晶村党总支书记曹成功告诉记者,近年来,水晶村携手江苏省淡水水产养殖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了水晶渔业基地科创研发中心,通过科技引领螃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们村富财圩螃蟹已完成了四次脱壳,长势良好。”曹成功表示。

0f829dec0fefa10218e6dc24fe23720

晶桥镇水晶村富财圩位于石臼湖东岸,近年来,水晶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科技助力,建成了全区规模最大的万亩螃蟹养殖基地,是溧水区螃蟹养殖第一村,“富财圩螃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我们在水产等产业链上建立了党支部,采取‘支部+党员+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大力发展螃蟹养殖产业,有力促进了绿色富民产业腾飞。”曹成功告诉记者,2023年,水晶村进一步完善了2300平方米标准化水产品分拣中心和2200平方米水产养殖电商包装展示科研中心,同时深化“蟹蟹邦”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与盒马等商超合作,实现了线下线上销售和全季节售卖,推动了富财圩螃蟹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水晶村万亩螃蟹的销售额突破1亿元,300多户养殖户户均年增收10多万元。

DSC_0820

2023年,晶桥镇借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撬动作用,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对富财圩水产养殖水系进行生态化治理及标准化养殖池塘改造,进一步提高螃蟹质量,提升“富财圩螃蟹”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壮大螃蟹养殖富民产业。

高标准有机蔬菜产业园:南京市首个盒马村

炎炎夏日,晶桥镇邰村南京普仁有机农业公司1300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生机勃勃。蔬菜大棚错落有致,一眼望不到边,煞是壮观。大棚内,菠菜、青菜、黄瓜、鸡毛菜、意大利生菜等青翠欲滴,西红柿、辣椒等五颜六色,许多村民正在采摘蔬菜,一派繁忙景象。

b549ead469253d91354a0ab5449aee3

在邰村南京普仁有机农业公司有机蔬菜果蔬分拣冷储中心内,工人们在恒温的空间内,正忙着对当天采摘的蔬菜进行清洗、分拣,打包,装上冷链专车。“我们蔬菜基地现在每天有两三万包蔬菜和10吨左右生菜,通过冷链专车当天就能直接运到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的百草园三个零、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商超,保证当地市民吃上新鲜的有机蔬菜。”南京普仁有机农业公司负责人沈子杰告诉记者,现在每周还有两批有机蔬菜发往香港,每周稳定向香港供应约6000公斤蔬菜,全程冷链专车运输,保证24小时内到达香港,保证蔬菜的新鲜度。2023年,邰村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成为南京市首个盒马村、南京市首家取得供港资质的本地蔬菜生产基地。

58e3ef13e39ef5be31b2efd5c9d8223

蔬菜种植是晶桥镇绿色富民产业之一,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10000亩,亩均增收8000元。为了做大做强做优这一富民特色产业,近年来,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加持下,晶桥镇着眼于蔬菜产业基础,建设万亩高标准有机蔬菜产业园,依托南京普仁有机农业公司,应用日本BLOF现代有机种植技术,进行有机蔬菜种植、分拣加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营销,走产、加、销协调发展的现代蔬菜产业化发展之路。

芝山富硒生态农业特色园: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

炎炎夏日,在晶桥镇芝山村综合社曹庄富硒生态园里,瓜果飘香,有机水稻生机盎然,林下盛开的黄花菜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拍照打卡。

c2d397847681059181df64ec0f1723d

芝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其军告诉记者,近年来,芝山村通过党支部领办综合社,全体村民成为综合社社员,实行“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规模化经营方式,建设发展以富硒生态健康农产品为基础的一二三产融合的多功能“富硒生态”产业园。目前,芝山村园区已种植绿色富硒大米3000多亩,特色优质富硒水果500多亩,绿色林下富硒茶200亩,林下黄花菜300多亩水产养殖场200亩。同时推进农文旅融合,不仅配套了酒窖、瓷窑、油坊、豆腐坊、蜂场、渔场、特色餐厅、民宿等,还挖掘红色文化,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苏南反顽战役铜山战斗纪念广场、抗大九分校历史陈列馆等景区,成为集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特色餐饮、果蔬采摘、红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先后入选江苏省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江入选江苏省“共同富裕百村实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共同富裕示范村十佳案例。

36303d8ce0b442b82b6b1da0dda8df4

近年来,芝山村通过举办“螺蛳节”、“旅游采摘节”等农业主题文化活动,打造沉浸式、全景式农业景观,集水稻、经济林果、智慧化生产、观光休闲、创意植物科普、特色游憩、科技示范、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区。

雨花茶文化园: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盛夏时节,晶桥镇马村南京盛峰茶业有限公司的800亩雨花茶种植基地,茶园一片翠绿,生机盎然。不久前,晶桥镇雨花茶非遗工坊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

969ba64949912dcc75ef5c489589d94

雨花茶独创了整形搓条、抓条理条工艺,雨花茶制作技艺包括:采摘、摊放、杀青、揉捻、整形干燥、精制、烘焙等工序,被业界认为代表了传统绿茶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雨花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京盛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盛峰是南京雨花茶第五代传承人、雨花茶制作技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是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南京盛峰茶业有限公司是文旅部认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雨花茶制作技艺)保护单位,是江苏省首批十大江苏省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

2fc29dbba2de38c57c20a522ab18783

依托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近年来,晶桥镇将雨花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投资800万元在晶桥镇南京盛峰茶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建设雨花茶文化展示馆、江苏省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传习所、雨花茶非遗工坊、雨花茶制作技艺传承体验中心,成为雨花茶走向一二三产融合的重要阵地。

84c9498adc2922f8185057dcd91c255

晶桥镇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山水资源丰富,全镇满眼青枝绿叶,山水融为一体。好山好水出好茶,目前,晶桥镇茶叶种植面积4600多亩,茶叶种植生产企业8家,主要品种为雨花茶、碧螺春、白茶等,年产值达9200万元,年人均增加采茶收入8000元,成为晶桥镇的绿色富民产业。晶桥镇负责人表示,将依托芮家村马村雨花茶茶园基地,擦亮雨花茶“非遗”名片,将茶旅游、茶文化、茶农事全方位植入以红色研学、户外休闲、亲子采摘等为主题的体验式多元旅游业态,打造“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健康农旅产业为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区,为晶桥都市田园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是城乡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动交换的重要载体,将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晶桥镇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利用国家农高区现有科技资源,不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书写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答卷。(张福敏)

责编:刘丹平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