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浦口区星甸街道双山村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推行“党建引领产业联盟”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开拓联建共建、抱团聚力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建强“联盟”机制,凝聚发展合力
坚持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强化党总支引领作用,建立“党建联盟”工作机制,通过与毗邻地区党组织资源共联、人才共育,逐步推动发展共谋、成果共享。村“两委”干部带头,带领党员干部为产业发展广找路子、勤出点子,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争取政策扶持和技术资源支撑,完成乡村产业发展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的积极转变,近年来,累计召开“联盟”联席会议12场次,研究共赢发展议题8个,进一步实现产业融合与经济发展“一盘棋”。
选优“联盟”产业,注入创新活力
一方面,积极推行“村村抱团、村企抱团”模式,与周边瓜果基地、茶园、滑翔伞飞行营地等经营主体联手合作,不断深化“双山拾珍”特色农产品、“双山问农”研学旅游等品牌。整合安徽绰庙社区、星火村、新建村茭白、瓜蒌、蟠桃等农产品资源,探索打造“苏皖”合作特色品牌,发挥“联盟”成员单位组织优势,带动辖区36个家庭农场提升农产品销量,实现增收30万元,持续为自主品牌创新注入活力。

整合“联盟”资源,激发内生动力
整合时光匣子·农趣园、乡寻记忆农耕馆、青创销售合作社等阵地资源,着力打造“红心筑梦”产业实训基地,借助省互联网协会平台,免费提供“短视频+直播带货”互联网培训课程,建强、培育乡村振兴本土“新农人”人才队伍的同时,联合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健康学院、南京书人实验学校等党建共建单位师生力量,推出大学生科普、中小学生德育等特色实践活动项目,近年来,开展互动培训课程8期、20场次,覆盖干部群众2000人次,持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通讯员:武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