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8月15日,在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南钢影剧院,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课正在举行。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姜彤正在为现场的青少年开讲一堂《气候‘沸腾’与绿色应对》的公开课。

当日,以“‘碳’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共筑绿色梦想,同话低碳未来”为主题的2024江苏省中小学“生态文明第一课”正式启动。本次活动通过新颖独特的教学场景、有益有趣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面向中小学生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低碳实践,同时展示江苏在逐“绿”而行、“碳”索全面绿色转型方面的实践探索成效。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共青团江苏省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江苏省环保联合会、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承办,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新华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顾雷鸣,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何金雪,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尹荣尧出席并致辞。共青团江苏省委二级巡视员施静芝,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青,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朱平等领导和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南京市生态环境局代表以及全省中小学师生、环保志愿者代表约400人参加活动。

“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既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也是一项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顾雷鸣在致辞中说道,近年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省域范例”打造,先后推出了“6397公里的守护”“数读美丽江苏”“一江清水万重山”等一批重大融媒体采访活动,全方位记录江苏逐“绿”笃行的生态蝶变,矩阵式展现江苏点“绿”成“金”的生态富民新画卷。今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将继续做优全媒体传播建设工程,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积极传递“中国声音”,贡献“江苏方案”。

“绿色发展是江北新区立区之本。”何金雪介绍,江北新区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城市管理运营全过程,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经过不断努力,修复长江岸线近2000亩,改6.5公里生产岸线为生态岸线,增加城市蓝绿空间约400亩,变数十条河道为城市景观阳台和市民漫步休闲“小游园”,新区绿色空间大幅拓展。本次“生态文明第一课”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寓教于乐、贴近生活,期望同学们在实践中学有所得、收获满满。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向绿而行、向美而立’,美丽江苏的底色才能更葱郁。”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尹荣尧在致辞中表示,举办“生态文明第一课”活动,就是向青少年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营造人人崇尚、事事践行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希望广大青少年争做美丽江苏建设的行动者,让绿色发展成为钢铁一般的信念。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绿色低碳的社会氛围,为建设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江苏作出新贡献。

今年,本着寓教于乐、有趣互动的原则,“生态文明第一课”走进国家级“绿色工厂”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公开课前,同学们在工作人员及老师带领下,实地参观了“南钢智慧中心”“中厚板卷厂”,深入“碳”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公开课上,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姜彤从低碳生活生产与气候变化的密切关系等方面进行授课,站在科学角度拉近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保护与每个人的直接现实关系,为全省中小学生带来了“气候‘沸腾’与绿色应对”的精彩分享。
主办方介绍,青少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生力军,也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化育人心、润物无声,启动“生态文明第一课”,就是要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青少年心间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绽放出绚烂的“生态文明之花”。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晓蕊
视频 余勤雍
摄影 赵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