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交汇点观察|旅拍经济冲上400亿元 ! 你贡献了多少?

鸣沙山的飞天、大召寺的蒙古公主、蟳埔村的簪花女、西安的大唐贵妃、大理的彝族姑娘……这个暑期你的朋友圈里是不是也充满了各式沉浸式旅拍?与之前单纯晒美景美食不同,今年暑期旅拍成了旅行新潮流,也成了地方文旅发展的新动能。

暑期,朋友圈兴起旅拍大赛

前几年提到旅拍,可能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婚纱摄影,联想到的是李诞在电梯里的广告,那时旅拍约等于婚纱外拍。

现在再提旅拍,定义变得非常简单:在旅游目的地拍一套特色写真。在时下火热的暑期“朋友圈摄影大赛”里,你可以看到身着旗袍的“民国名媛”从南京颐和路款款走来,徜徉梧桐大道;可以看到敦煌鸣沙山上的“异域美女”裙裾飘飘、仙气满满;也可以看到“大唐贵妃”们身着汉服,到大唐不夜城赴一场人间惊鸿宴……入乡随“服”的旅拍,成了不少游客出行热衷的体验方式,甚至有人为一组照片奔赴一座城。

南京小朋友在重庆洪崖洞尝试民族服装旅拍(图片由家长提供)

“看,我们在大召寺带孩子一起穿了蒙古服旅拍。”8月15日蔡女士第一时间在闺蜜群里晒出了照片,镜头里母女俩穿戴着蒙古族的传统服饰,脸上贴起了亮晶晶的闪片,满脸的兴奋。

南京高中生体验蒙古族服饰旅拍(图片由家长提供)

与此同时,群里的其他人也纷纷晒出暑期在鸣沙山拍的飞天美照,泉州蟳埔渔村体验簪花女……7个人的小群,6个人暑假出游,有4个人都在旅行中参与了旅拍,其中3个人参与了至少两项旅拍,有的是换装特色体验,有的则是在景区找摄影师直接跟拍。

“以前不接受旅拍,觉得很假,现在感觉参与到其中非常有趣,尤其是换上了当地的特色服装后,像是参加一个真人秀,也像是一个沉浸式的游览。”蔡女士表示,她10天的行程就预约了两趟旅拍。

“00后”小泉这个暑期来南京游玩,为的就是要约拍牛首山和金陵小镇,换上了仙仙的汉服走在大红的长廊,置身于金陵小镇的亭台楼阁间,留下了美丽的回忆。

“我怕不勇于尝试最终会后悔!”今年首次参与旅拍的杨女士说。跟上年轻人的节奏,尝试新兴的文化潮流,在她看来也是一种年轻态。

在入乡随“服”中体验当地文化,深入了解当地历史,也是很多人选择旅拍的原因。南京的刘女士一行就特意预约了泉州蟳埔村非遗传承人阿莲姨的簪花,73岁的阿莲姨是该村唯一的非遗传承人,她一边盘头一边讲解泉州的簪花历史:盘头是为了更好地干活,头发前面的梳子是为了箍住刘海,插花是劳作中的女性也不忘了美丽……“插花的过程也让我们对蟳埔的渔家女心生敬意!”刘女士在朋友圈写道。

旅拍经济冲上400亿元

旅拍是真的火了。

小红书上,搜索旅拍相关词条,有多达500多万篇的分享。旅拍不仅成为文化旅游新潮流、文旅产业新业态,更成为网红城市引流新赛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一组照片奔赴一座城市。旅拍带火一个景区的例子,也越来越常见。

记者8月初在泉州蟳埔村游玩时发现,整个村子变成了簪花基地,主干道上除了几家小餐馆外,其他的全是旅拍的。“以前村民以出海为生,村里到了傍晚全是卖海鲜的,现在都转型簪花盘头了。”村民王永实告诉记者,而主干道上的旅拍店铺都是从外地过来专门开店做生意的。

游客在泉州蟳埔村体验“簪花围”拍照(新华社发)

旅拍摄影师的收入也颇为可观。

南京城东的梧桐大道上,每天早晨就有几十个摄影师上岗,一人一张照片只要10元,有网友表示有的摄影师一天可以赚到3000元。

摄影师老白,今年从凤凰古城转战到了泉州洛伽寺,这里因为李现的电视剧而出圈,成为今年的旅拍新宠。老白告诉记者,他每天平均可以拍3个人,每个月的收入在1.5万元—2万元。

旅拍借助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不断扩大影响力,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局限于拍照,还形成了化妆、修图、服饰定制、首饰制作等产业链,培育了如陪拍摄影师、旅拍测评达人等新职业。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东吴智库副院长周永博表示:“这点很好,值得肯定。”

可观的经济效益吸引了大量商家涌入旅拍赛道。据统计,截至目前,凤凰古城涌现出旅拍店1026家,直接从业人员5000余人。2023年以来,吉林延吉新登记注册的朝鲜族特色服装租赁商家达347户,同比增长1052%。安徽宏村旅拍店也从去年的8家发展成今年80家。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旅拍”搜索量同比上涨247%,用户数同比增长510%。旅拍市场规模还在逐渐扩大,预计今年将达到近400亿元。

旅拍让城市形象更生动

与这些看得见的账目相比,更可贵的是看不见的城市的影响力。

行走途中用光圈、快门记录沿途景色,旅拍为城市增加了新的“打开方式”,为城市文旅提供了新的“出圈”机遇,成为城市最佳的旅游宣传大使。

南京姑娘在郎木寺完成了旅拍的心愿

“旅拍让城市形象更生动!”周永博认为。传统的城市宣传片更多的是展示城市形象和口号,而旅拍则是个人形象和城市形象相结合,通过每个人的视角,让每个人成为宣传大使,生动地展示城市的各个角落,让城市的形象变得更加细腻,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比如,随着敦煌飞天写真在网络上“出圈”,鸣沙山月牙泉旅拍为敦煌旅游“引流”无数,景区游客量屡屡刷新纪录。而延吉从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城变成黑马级旅游城市,一组组“朝鲜族公主”写真功不可没。而南京、苏州、无锡成为“网红”江南城市,也跟各个出圈的旅拍密不可分。包括苏州、无锡、宿迁等多个城市也推出了沉浸式的旅拍活动,正是为了实现城市与现代年轻人之间的双向奔赴。

不过目前旅拍爆火之后,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声音,比如千篇一律、流水拍照、重出片率轻体验等。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旅拍的相关案例,累计条数高达5800多。

记者在泉州洛伽寺旅拍时发现,大多数旅拍摄影师挎着相机就可以随便揽客,从景区门口到核心景区一共500米左右的路程,前来揽客的摄影师就有6个,还有两位摄影师因为抢客人发生了冲突。“现在旅拍行业门槛很低,也很卷,每天我都要被拒绝一百多次!”旅拍摄影师老白苦笑着。

大量的旅拍也会对城市的管理形成压力。南京城东的梧桐大道是机动车道,但是每天前来旅拍的游客严重影响了交通,早晨7点这里便开始堵车。

如何抓住旅拍这泼天流量,让打卡打出新机遇,也成了每个城市的必答题。记者看到,包括泉州市丰泽区、杭州西溪湿地、恩施女儿城等景区都出台了相关政策,规范旅拍服务标准,以清理市场乱象,提高顾客体验。

“要把旅拍机构纳入旅游管理当中来,做到安全、有序和规范。”周永博认为,以旅拍为“支点”,各地也应创造一系列硬件、软件环境,更好地延长旅行这一产业链,撬动文旅场景化营销,让更多游客“出片”、景点“出镜”、城市“出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海琴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