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新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守护牧民财产

林草部门、保险企业工作人员上门为牧民讲解保险政策。 新华社记者 张晓龙 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16日电(记者张晓龙、周生斌)新疆北部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为牧民的牛、羊、骆驼等家畜量身定制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有效缓解了因狼、熊等野生动物侵袭造成的牧民财产损失问题。自该保险项目今年1月生效以来,博州已累计处理野生动物致害案件878起,涉及死亡牲畜2347头(只),累计赔付金额达227.14万元,惠及878户牧民家庭。

63岁的蒙古族牧民乌尤塔,是博州温泉县塔秀乡冬都布勒格村的一位牧业大户。他和妻子悉心照料着600只羊,然而今年4月的一场悲剧让他们的辛勤付出遭受重创——6只狼的突然袭击导致30只羊丧生。“每年,狼群都会给我带来不小的损失,粗略估算至少六七万元。”乌尤塔心痛地说,这是他按照市场价估算的家畜受损情况。

州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负责人克德尔汗·巴亚肯认为,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公众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狼、熊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导致家畜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

去年底,博州人民政府出台相关工作方案,在全疆范围内首创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机制,由州县(市)两级财政承担300万元投保费用,并设定了高达2000万元的保险赔付上限,为牧民构筑起一道可靠的经济防线。

根据保险理赔标准,一只羊的基础赔付金额是500元,一头牛则是2500元。为了让牧民获得更充分的保障,保险公司还允许牧民自愿增加保费,以换取更高的赔付金额。例如,乌尤塔主动为他的600只羊额外支付了1200元保费,最终在这次狼袭事件中获得了近1.6万元的赔偿,大大减轻了经济损失。

博州草原工作站站长李元军说,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的成功实施,不仅为牧民提供了实际的帮助,还探索出了一条解决野生动物致害损失补偿问题的新路径。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回应了牧民的迫切需求,也为新疆其他牧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