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动态要闻 > 正文
“特别能战斗”!南通“智慧新刑技”提升新质战斗力

现行命案保持连续15年全破,刑事发案数同比大幅下降42.7%,破案数同比上升15.4%,抢劫等“八类”案件全部迅速告破,群众安全感始终位居全省前列……看似简单的一组组数据背后,闪烁着南通公安的忠诚担当和“数智”光芒。

以“命案必破”著称的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曾被国务院授予“特别能战斗刑警队”荣誉称号。

“面对刑事犯罪的新形势、新变化,只有不断磨砺破案尖刀,才能以更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南通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广学说,南通公安机关传承和发扬“特别能战斗”精神,以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全力推进“智慧新刑技”建设,不断提升打击犯罪能力水平,激发新质公安战斗力生成,为平安南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传承创新,升级侦查引擎

8月1日至2日,全国刑侦部门数据侦查技战法大赛举办,代表江苏的南通战队在“八类”案件上独特的数据挖掘和研判技巧、高超的侦破策略征服了专家评委,斩获“十佳技战法”和“最佳表现奖”。

“围绕实战需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侦查破案实战。”南通市公安局副局长陈晓彬说,南通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创新、智慧”等关键词,推进刑事技术转型升级,增强打击犯罪动力源,为现行案件、命案积案、盗抢侵财案件快侦快破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持续锻造侦查破案尖刀。

南通市公安刑侦部门全面承担各类案事件的现场勘查和检验鉴定工作,每有刑事案件发生,刑事技术民警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不放过任何疑点,现场痕迹物证提取率始终处于全省前列。

2022年,南通多地陆续发生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起初公安机关仅成功串并案件3起,简单依靠传统侦查手段,难以短时间突破。依靠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自主研发的合成剑刃系统,跨手段、跨区域扩串案件43起。据此,办案民警迅速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破获这起案值达470余万元的系列盗窃案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南通市公安局大力实施“强基工程”,将刑事技术基础建设置于优先发展位置,坚持高标准谋划建设,不仅成立了刑事技术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还以电子物证、视频侦查等新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制定涵盖痕迹、法医、DNA等多个传统技术专业现代化升级的“施工图”,全力打造具有南通特色的市、县两级刑事技术实验室集群。

经过持续发展,南通市公安局已拥有11个刑事技术专业,其中痕迹检验、法医、DNA实验室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检验鉴定重点实验室,另有电子物证、视频侦查2个二级实验室。各县级公安机关相关专业实验室建设也实现了全覆盖。

目前,南通公安机关通过刑事技术直接破获的案件数量,占比达到了35%,成为侦查破案的强大“引擎”。

数智赋能,攻坚新型犯罪

市民顾女士在家中上网时看到一则号称可以做短视频带货赚钱的广告,信以为真,主动与对方联系,缴纳1万余元会费、套餐费后发现被骗。接到报案后,民警借助专门工具对顾女士手机内的涉案电子数据进行“一站式”勘查取证,通过细致分析和研判,初步明确涉诈窝点位于杭州及阜阳。随后,南通公安机关对两个涉诈窝点同时实施抓捕,抓获涉案人员55名,并快速完成68台涉案电脑、134部手机、6个存储介质的数据取证分析。

“以前类似这样的案件,都是通过民警人工提取,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遗漏关键数据,现在有了数智支撑,又快又方便,可以实现短时间内全量提取数据,不仅提升了收集效率,还节省了大量警力。”南通公安电子物证实验室负责人宋佳宾说,这起案件得以迅速破获,得益于新型涉网案件现场勘查由经验型向智能化升级,让电子数据高效转换成为侦查破案的重要线索。

一名男子闯入南通市通州区王女士暂住地欲实施犯罪,由于王女士惊醒及过路车辆影响,仓皇逃走。接警后,技术员周志蕾迅速赶到现场细致勘查,提取到一枚残缺指纹,尝试使用警务通专门工具无法识别认定后,在线发送“专家协助检视”请求,江苏省公安厅刑事技术专家、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刑警大队张继秋远程检视,锁定犯罪嫌疑人为黎某,经设卡拦截,很快将其抓获。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犯罪手段在变,必然要精准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新技术新手段是刑事技术支撑打击犯罪新的增长点,数智赋能正是我们与犯罪分子隔空较量的利器。”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瞿建说,面对面广量大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南通公安主动延伸打击新型网络犯罪,按照体系化、专业化、实战化、智能化的标准,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全面提升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质量,全面推动刑事技术智慧升级应用。

应勘尽勘、应提尽提、应研尽研。目前,南通公安机关对新型涉网犯罪案件实现全量勘验、信息数据全量采集,直接破获的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其中,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70.04%、大案数同比下降84.36%、损失数同比下降84.54%。

人才聚力,破解实战难题

引领支撑实战、服务全警,是刑事技术所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民警优化前处理和检测方法,创新解决毒狗案件中氰化物快速检验的“老大难”问题;血液中“笑气”的检验是个新难题,民警创造性地使用新方法进行检测,取得良好效果。陈旧骨骼DNA提取法、现场检材混合基因型拆分法、智勘得APP……一项项服务实战的科研成果、技战法和工具,是南通市公安局刑事技术人敢于挑战、勇攀高峰的真实写照。

“陈旧尸骨检验第一人”贾东涛是闻名全国的刑事技术专家,荣誉满身,身为刑侦支队的副支队长,依旧带领团队攀登刑事技术领域的一座座高峰,“这里没有战场硝烟,我们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犯罪分子进行智力的角逐、毅力的比拼。”

多年来,南通公安的刑事技术团队一直把“特别能战斗”精神视为传家宝,一直保持“检验鉴定无差错、执法服务无(有效)投诉、清正廉洁无违纪”的“三无”记录,很多年轻民警始终做到钻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迅速成长为专家能手。如今,他们拥有公安部刑事技术特长专家2人、江苏省“333”人才2人,15人入选公安部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形成了“领军引航、专家支撑、骨干攻坚”的人才梯队,参与了全国一批有影响的重大疑难案件的勘查检验并发挥了关键作用。

不断完善机制,优化服务方式。南通公安还利用刑事技术的不断提升来服务社会,每年为600多起民生案事件提供检验鉴定服务。针对南通市医院系统无法快速进行毒物检验,导致在救治中毒病人时难以对症抢救的难题,建立24小时服务响应机制,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杨广学表示,南通公安将瞄准“全省一流、全国领先”刑事技术工作目标,立足实际,紧跟形势变化和科技发展,开展系统性实战化应用研究,全力培育侦查破案新的增长点,做优南通公安“智慧新刑技”品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为平安南通建设发展保驾护航。(通宫轩 于英杰)

责编:应巧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