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郑州一条工业老街的蝶变新生

新华社郑州8月26日电 题:郑州一条工业老街的蝶变新生

新华社记者刘怀丕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河南郑州的很多年轻人呼朋唤友,涌向位于城市西郊的华山路。

这条路长不过两三公里,两旁原是荒废的工业老厂区,如今改造成“文创+科创”特色街区,全年客流量达2000多万人次,比郑州人口总数还多。

这是郑州市华山路磨街的市集场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说起华山路,周边的老住户很自豪。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布局磨料所、砂轮厂、煤机厂等一批现代工业企业,是中国人工钻石产业的发源地,曾拥有全国最大的砂轮厂,还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煤矿液压支架。

后来,随着郑州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华山路的工业企业搬出主城区。在城市更新中,逐渐被废弃的老厂房通过改造焕发新生机,华山路形成由磨街、芝麻街、保利街、万达金街等组成的特色街区。

走进华山路的磨街,街头摆放着一个巨大的六面顶压机,这是制造人工钻石的生产设备。这里曾是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所在地,长期引领中国人工钻石产业发展。

在厂房改造中,这里不拆一栋楼、不砍一棵树,将历史建筑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老厂区变身为集社交、消费、娱乐于一体的磨街文创园。

“对年轻人来说,磨街的独特工业风散发着别样‘魔力’。”磨街运营公司负责人王松介绍,老厂房改造投入1.8亿元,引进50多个品牌商户,如今日均客流量超1万人次。

紧挨磨街的是中国第二砂轮厂旧址,这里拥有亚洲现存最大的德国包豪斯式单体建筑。在厂区东广场上,高10米、直径40.2米的“记忆之环”悬在空中,象征这里曾经最为骄傲的工业结晶——砂轮。

这是郑州市华山路二砂文创园东广场的“记忆之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内的文物建筑修缮正有序推进,将在保留厂区建筑特色的基础上,把原生产厂房改造更新成文创产业园,改造完成区域的绿化率已达60%以上。

芝麻街双创园前身是郑州煤矿机械厂厂区。严整的红砖墙、高大的液压支架,园区内满是硬朗的工业气息。这里重点打造“科技创新+总部经济”为主的科创绿谷

“芝麻街双创园总规划面积为600多亩,其中一期占地面积近200亩,80%为科创空间,20%为文创空间。”郑州市中原区委书记李晓雷说,自2020年开园以来,芝麻街双创园已引进企业170多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达60多亿元,带动就业5000多人。

材料学博士方璐在此创业已4年,公司员工发展到300多人,年营业收入达数亿元,成为科研检测领域头部企业。“选择在芝麻街落户,不仅看中这里工业风与艺术感交融的办公环境,还有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她说。

郑州市市长何雄说,郑州市将继续在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推进城市更新,打造特色街区,导入新业态、新模式,增加流量、集聚人气,推动城市风貌提升、活力展现。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