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实践基地 > 正文
驻村更“驻心” 真情促振兴 ——记省委驻响水县乡村振兴工作队

盛夏时节,在响水县的村头巷尾、田间地头,活跃着一批奔波忙碌的新面孔。6月6日,由18名青年组成新一届省委驻响水县乡村振兴工作队正式入驻响水,平均年龄38.4岁。两个多月来,他们冒高温,战酷暑,走访了解村情村况,成为推动响水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精准施策 链式发展“黄金棒”

群众在想什么,到底需要什么?“我们根据群众意愿,坚持规划计划编制和项目活动编排与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注重对特色产业统筹谋划。聚焦群众期盼的热点问题,深入调研、迅速行动,扎实推进项目论证、资金争取和统筹推进等工作。”响水县委副书记、省委驻响水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冯树春说。

到岗后,全体队员下沉到运河、南河、大有等8个镇区,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摸底,主动对接镇区和经济薄弱村的发展需求。截至目前,工作队累计召开调研座谈会、党支部会议等20多次,走访群众上千余人次,征集乡村振兴意见建议200多条,最终确定发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党建阵地、民生等项目20项,总投资近6500万元。

7月中旬,正值响水县运河镇1.2万亩春茬鲜食玉米进入收割期,但雷雨大风天气较多,无法进行机械收割,只能依靠人工采收。省委驻响水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周苏源到任运河镇皂角村驻村第一书记后,每天早上5点钟就和村干部来到田里组织人员抢收,60多名工人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星期,顺利完成采收。

“如何拉长做粗鲜食玉米产业链条,让好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这是周苏源入驻后最先思考的问题,“皂角村的1300亩鲜食玉米,亩产达3000斤,但销售也至关重要,根据市场行情来看,糯玉米一直都畅销上海等地。我们还要不断优化品种,扩大规模,推动鲜食玉米产业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

经过多次与镇村干部的交谈走访,与工作队的讨论协商,周苏源和其他驻运河镇的工队队员决定投入帮扶资金200万元,助推志禾鲜食玉米加工三期项目——玉米初加工,让鲜食玉米成为群众致富的“黄金棒”,打造成“第二个西兰花”产业,力争三年内建成长三角鲜食玉米5万亩种植基地。

修路架灯搭 建党群“连心路”

“这段路破损严重,要重修”“四组到二组的道路没路灯,出行不方便”“八组到三组的一段路,晚上摸黑出行,不安全”……日前,省委驻响水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运河镇新条村驻村第一书记吕振经,翻看村民建议簿,一条条需求跃然纸上。

这是吕振经到村任职后制作的建议簿,村民可以把自己想法、建议,遇到的烦心事、困难等写下来。每周吕振经和村“两委”班子成员,都会一一翻阅了解,其中反映较多的是修路和架路灯。

经过实地调研,吕振经与村“两委”一道把为民修路架路灯列入重点工作计划,准备投资22万元,彻底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我们将四组到二组计1802米的6米宽道路一侧架设路灯,八组到三组的2324米黄河故道一侧架设路灯,50米间距。村内各组道路维修破损路面合计618米,先要将破损的路面切除平整,并用水泥重新浇筑15公分。”新条村党总支书记邱孝龙介绍。

“这下好了,以后路平了,下雨不积水了,路灯也亮了,大伙进农田、散步都放心了。”村民王兆元笑着说。

用心用情 呵护最美“夕阳红”

“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好!”夜晚,在灯火通明的陈家港镇沙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省委驻响水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驻村第一书记席东风带领着社区“两委”干部和村民委员代表针对沙荡社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养老服务中心的主要方向进行着激烈地探讨。

“问题很多,尤其突出的是老年人口偏多,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刚到任的席东风通过调查摸排,了解到老年人的需求亟待解决。

“我同意这说法,村里共500多户1900多人,青年人大部分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偏多,建设养老服务中心迫在眼前。”该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海军说道。“我也同意。”村民代表、老党员吴云礼举手赞成。

经过多次沟通,多方协调,席东风打算争取资金50多万元,用于建设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西直河路面整修黑色化工程项目,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群众的出行便捷。

“以后我们的生活起居都有保障了!大家聚在一起也有个伴,在外打工的子女也省心了,不仅有专业的营养师配置营养食谱,还有娱乐室可以下棋、打牌。”村民赵大爷畅想着今后的生活。

据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改造项目包括体质检测室、综合活动室、休息室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旨在为老年人打造“健、体、文、娱、乐”五位一体综合性活动场所,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社区新建的菜场、路面整修、养老服务中心等民生工程将在年底前全部建成,不仅方便群众、美化环境,还让群众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幸福感。接下来,我们还将因村施策,做好富民强村文章,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真正让群众日子越过越好。”席东风说。

新希望播种在广袤沃野,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谈起近期工作计划,冯树春表示,将继续发挥工作队在乡村振兴中的“尖兵”作用,让驻村更“驻心”,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