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最优生态,提供最好服务。操着“娘家人”的心,用情用力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近年来,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展现自身担当、敢为人先推出系列创新之举,让更多“阳光雨露”服务经营主体,打造无锡市场监管“会客厅”,滋润经济发展,有力推动了经营主体总数突破116万户。

营商课堂间,多部门联合“会客”高效解决问题
为了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今年,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机制,在全市范围内设置首批 10 个分布式营商客堂间。
6月,江阴市27家医疗美容机构负责人齐聚“营商客堂间”,就广告发布审查、投诉举报处理、价格设定、卫生监督、医保和税务方面的问题寻求答案,而面对面倾听的是当地多个职能部门的办事人员。
没有大张旗鼓的仪式,没有精心布置的环境,有的是“面对面交流,实打实解惑”。无锡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人社、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面对政策与企业间存在信息堵点等问题,多部门联合“会客”支招,诸多让企业烦心的小问题得到高效解决。

记者从无锡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目前,共开展营商客堂间活动13场,解决问题81个,13家银行机构与商协会推荐的企业开展了金融服务对接,对接企业融资需求总计27200万元,其中银行机构可解决的融资需求金融11250万元。
“信用+执法”,渐进式监管让企业轻装上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监管执法,如何在“力度”与“温度”间找到平衡点,无锡市市场监管部门推行“信用+执法”渐进式监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初,江阴市成为江苏省开展“信用+执法”渐进式监管工作的8个试点县(市、区)之一。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探索,江阴市市场监管局针对“由轻到重”的违法行为,实施“从弱到强”的渐进式监管举措,实现信用监管与行政执法“双轮驱动、同向发力”。
无锡市市场监管局法规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本着“无事不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规则,无锡116万营商主体被分为ABCD4个信用等级,有针对性加强监管。
实施服务型监管模式,开展涉案企业合格审查机制试点,实施市场监管垂直领域信用承诺,推行“信用风险分类联查”行业监管模式,出台3.0版免罚轻罚清单。今年上半年联合抽查减少对企业打扰超4000次,减少涉企检查次数60%以上,压缩办案时间50%以上。2024年一季度免罚轻罚涉及主体550余家。与此同时,完善“全链路”信用修复机制,帮助逾4.8万户经营主体重塑信用。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无锡市市场监管部门制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条”,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10条”,推出60项改革创新项目清单;推进落实经营主体迁移登记“一件事一次办”;推动外卖平台“一键开店”功能上线。今年,无锡在全省又率先实施“网格化+大数据”无照经营等问题的发现机制,在无锡“i 无锡”微信小程序中增加经营主体查询等功能,社区网格员发现经营主体异常时,及时在小程序中上报,达成人力成本节约与监管质效提升的“双赢”,推动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

保护“不能说的秘密”,为公平竞争破篱除障
从事高端金属制品制造的江阴贝卡尔特公司,总部位于比利时,在中国近50%的业务都集中在江阴公司。前几年企业遭离职员工泄露商业秘密,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对接,逐项梳理并进行密点鉴定,在当事人不愿意配合、“零口供”情况下,依然成功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线索,打通了企业商业秘密维权的“最后一公里”。目前贝卡尔特在华拥有184项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项外观设计专利,在此之外有大量的专有技术和技术诀窍。公司商业秘密保护工作进入正轨,也坚定了企业在中国投资的决心,近两年来,江阴贝卡尔特公司已获集团总投资7000万人民币。
无锡作为入选全国首批商业秘密保护试点地区的城市,始终深入推进竞争政策实施,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2023年,全市政策起草单位共审查文件575件,清理存量政策措施文件738件,对其中12件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文件予以废除或调整。无锡市“锡心护密”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案例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10个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典型案例。
去年以来,发布17件市级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查办的侵犯商业秘密、刷单炒信、虚假宣传等8件案例入选国家、省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形成了强保护的震慑力。
截至目前,无锡共建成商业秘密维权联系点27个,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企业)225家,保护基地4个,实现全市科创板和主板新上市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服务全覆盖。
一系列保护措施提振了企业勇于创新的发展信心,对投资无锡、分享政策红利的信心更加坚定。2024年,无锡全域获评全国首个地市级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白名单”。无锡企业新获评2个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取得全省首张氨基酸(食品营养强化剂)生产许可证。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升级,为企业海外维权保驾护航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喜报传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通知,批准无锡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成为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无锡分中心。这一升级标志着无锡在知识产权海外维权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并获得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随着无锡企业“出海”步伐的加快,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为此,无锡市通过监测、指导、补贴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诉讼。
江苏尼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取血栓装置的专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广受好评。然而,这也引起了竞争对手的注意。去年,尼科公司被美国美敦力公司提起诉讼。在无锡知识产权部门的指导下,尼科公司成功赢得了诉讼,并获得了无锡市50万元的“支持知识产权保护”涉外维权援助资金。
2023年,无锡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累计监测到无锡企业遭遇美国337调查案件等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案情5件,涉及无锡企业8家。中心逐一安排走访,帮助企业合理应对。此外,通过财政补贴手段,引导企业主动投保海外侵权责任险,去年以来已有两家企业投保了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保险金额合计770万元。这一举措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降低了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经营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无锡企业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相关诉讼案件累计超过1700件,其中在海外诉讼案件超过220件,在美知识产权诉讼案件高达63件。
无锡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知识产权维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底,无锡海斯凯尔公司的一款诊断设备在印度德里的一家医院被运用,这是该企业和法国Ehosens公司持续5年多的专利战公布结果后的首次产品出境推广,成为首个在“一带一路”海外市场受专利“狙击”并反击获胜的无锡企业。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无锡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联合开展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仲裁)专项工作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和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无锡企业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目前,无锡市依托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全市建立了1个分中心、15个工作站,打造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改革中,全市去年累计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46件,其中3件行政案件入选全国、全省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全国首单专利海外布局费用损失险和全国首单商标海外布局费用损失险也分别落地无锡。
无锡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升级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为无锡企业“出海”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艳元 段丽娟 图片由采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