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青春之我,‘核’你同行”——徐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开展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实践活动

2024年7-8月,徐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青春之我,‘核’你同行”志愿宣讲团,以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活动为契机,围绕“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深入城乡社区、中小学校,深刻讲解“两弹一星”事业背后的艰辛与辉煌以及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与无私奉献。该宣讲团成功入选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联合有关单位遴选的大学生志愿宣讲团队,宣讲团成员由护理学院退役士兵学生党员和其他在校学生组成。

【点燃信念之光,唤醒爱国之情】

“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都会发出辐射。”何璎霏同学以科普生活中的辐射为引子,将扬中市同心社区的居民带入钱学森、郭永怀等科学巨匠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事迹中,让大家深刻体会“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感受到中国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自豪感。

理论创新与思想传播双轮驱动,同步前行。如何把思想讲鲜活,把理论讲彻底?宣讲团成员转换话语方式,将“大道理”转变为群众的“小故事”,把思想讲“薄”,把理论讲“浅”,宣讲团深入社区基层,面向党员同志,倾听他们的看法。老党员邹喜文同志说:“年轻人啊,就应该像他们一样,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不要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要为了更远大的目标去奋斗。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前进,我们的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激发青春热血,培育未来之星】

在盱眙县读书郎之家,宣讲团成员邱雨涵以知识竞答的方式,向孩子们科普核辐射,打破了人们对核辐射的刻板印象,增强了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科学、报效祖国的种子,激励他们不断前行,勇攀科学高峰。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在南京市六合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爱心暑托班,宣讲团成员严菊带来的一段视频让在场师生为之动容。“我一生做的工作,虽沧海一粟,但就是要为人民做奉献,默默地、自强不息地去耕耘、开荒、铺路。”短短几分钟的视频,是对彭士禄同志一生的总结,却道不尽他在核潜艇研制过程中不畏艰险、乘风破浪的品格。这些都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孩子们的心灵。

宣讲团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丰富宣讲形式,带领徐州市云龙区庆丰社区孩子们制作瓦猫泥塑和简单的火箭卫星模型,搭建微型场景,挖掘孩子们的创造力,在手工实践中,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追寻先贤足迹,汲取精神动力】

在宣讲活动开展之余,宣讲团成员们还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王希季院士专题展览。在展览的每一处,他们都驻足细观,深刻体会着王希季院士的卓越成就和崇高精神。这次参观不仅是对“两弹一星”元勋的致敬,更是对宣讲团成员们的一次心灵洗礼和精神升华,坚定了他们继续传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的决心和信心。

“青春之我,‘核’你同行”志愿宣讲团成员以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与担当开展实际行动,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播撒到了基层,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与科学梦想。 (通讯员:王甜)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