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9月4日上午,建成开放21个月的南京宪法公园举行首个媒体开放日,邀请全国、省、市、区、镇五级人大代表同媒体记者、公园建设者代表一起,了解“人大70年”历史故事和新中国首部宪法诞生、修订、完善的非凡历程。

南京宪法公园在现行宪法公布实施40周年之际的2022年12月4日建成开放,由旗阵广场、宣誓广场、宪法宣传教育展等组成。“作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公园全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寻宪、制宪、修宪、奉宪的伟大历史进程,开放21个月吸引20.69万人参观学习、拍照打卡。”上午10点,随着讲解员李丽的介绍,受邀嘉宾走进宪法宣传教育展厅。
进入展厅第二篇章“制宪”部分,一张黑白老照片——南京市第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全体代表合照,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就在前天上午,合影中一位代表的亲人专门来到宪法公园看这张照片。“当时,老人指着照片,十分激动。他告诉大家,就是这张照片!70年前,他父亲就是参加了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李丽说。

老人家叫章文熙,今年85岁,退休前是南京师范大学美术教授。他的父亲章臣桓,1954年4月当选南京市第一届人大代表,是代表中唯一的归国华侨,先后连任一至九届市人大代表,1996年底病逝。1956年,章臣桓曾作为江苏归侨代表出席第一次全国归侨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章文熙是在媒体上看到这张合影,于是联系南京市人大机关,专程来宪法公园参观的。“南京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合影,是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南京正式建立的重要史料之一。今年7月,我们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这张珍贵照片,希望市民朋友在照片里找一找70年前的自己或自己的亲人朋友。”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宣传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照片引起了广泛关注,先后有百余人致电,有的是往届市人大代表,有的是代表的亲人、学生、朋友。

“打来电话的市民中,年龄超过80岁的就有30多位。这些老人家,就是南京人大的‘活历史’。他们回顾70年前的人大故事,还提供了不少我们未曾掌握的珍贵史料。我们专门组织了5个采访组上门,收集实录老人们讲述的故事。”该处负责人说,这5位受访者都是南京市一届人大代表或代表亲友,其中年龄最大的是98岁的王德滋,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地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展览中展示的有珍贵照片,也有珍贵实物。“现在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一面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专用国旗。它是现行宪法公布实施40周年当天,也就是两年前的2022年12月4日、南京宪法公园建成开放当天天安门广场升挂的那面国旗。”在展厅第四篇章,展示了一面长5米、宽3.3米的巨大国旗。因为这面国旗升挂日期特殊,意义重大且具有唯一性,全国很多地方都希望获赠这面国旗。去年11月15日,经北京市政府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党组集体研究,决定将这面国旗赠予南京宪法公园,编号为“第2022-0162号”。
去年11月22日,南京宪法公园国旗护卫队——南京市宁海中学“曾联松国旗护卫队”专程赶赴北京迎请这面国旗,并受邀在天安门观礼台观看升旗仪式,参观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荣誉室,与国旗班战士面对面学习交流,并合影留念。当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当天“第2022-0162号”天安门国旗来到南京宪法公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曾联松是宁海中学1936届校友。“安排咱们‘曾联松国旗护卫队’代表南京赴京迎请天安门国旗,并由他们担负宪法公园重大节日的国旗升挂任务,这充分体现了市人大对咱们宁海中学的信任和重托,更彰显了南京对国旗的珍视和爱护。”宁海中学负责人告诉记者。
“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专用国旗具有特殊的内涵,是组织礼敬国旗、尊崇宪法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9月上旬起,南京宪法公园将举行“我与天安门国旗合个影”活动,将这面特殊的国旗悬挂在宪法宣传教育展墙上,欢迎市民朋友前来合影打卡。这是这面国旗首次出展柜向社会展示。
“我与天安门国旗合个影”活动将持续到10月底结束。记者在现场看到,市民与这面珍贵的国旗合影后,还可以用手机扫描设置在墙上的二维码,将自己的合影照片上传,即可在尾厅的“12·4”造型墙上实时展示。

南京宪法公园不仅展示普通人的照片,还展示普通人的姓名。记者在宪法公园“铭名载体”区看到,这里镌刻着852名公园建设者的名字。每逢劳动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南京宪法公园都会邀请建设者代表回“家”看看。当天,五级人大代表同建设者代表在“铭名载体”前合影留念。
“这些工人太伟大了!两年前他们加班加点,用一年时间完成两年的工程建设量,确保宪法公园在现行宪法公布实施40周年前如期建成开放。这太让人震撼了,也让我对‘人民力量’有了更真切地理解和感悟,从而更加坚定‘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快易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高级家政服务员高华瑞说。

据悉,从即日起至10月底,市民朋友可以到宪法公园与“天安门国旗”同框留影,“打卡”宣誓广场难得一见的喷泉“彩虹”,免费放映《我和我的祖国》等电影。“人大故事、宪法故事是新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组织这些市民可感知、易参与的群众性活动,就是引导大家从‘人大故事’‘宪法故事’中感受到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从而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研究室负责人告诉记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
通讯员 肖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