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实践基地 > 正文
智库圆桌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推进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南京都市圈发展座谈会侧记

8月22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南京都市圈发展座谈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14个国家级都市圈中心城市以及南京都市圈城市党校、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聚南京,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推进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主题,共同探索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为建设更加繁荣、和谐、可持续的同城化都市圈建言献策。

座谈会由江苏省委党校、安徽省委党校指导,南京市委党校、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协办,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承办。

南京都市圈“同城化”建设蹄疾步稳

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黎辉在致辞中指出,南京都市圈获批建设4年来,各成员城市坚持发挥优势、深化合作,“同城化”蹄疾步稳,“现代化”持续推进,南京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4.1万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5.1万亿元,2023年9个城市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4.2%。作为都市圈龙头城市,南京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宁句城际顺利通车,宁马、宁扬、宁滁城际铁路建设稳步推进;优化完善“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图谱”,实施长三角(南京都市圈)科技合作计划,产业协同创新笃行精进;持续深化公共服务便利共享,预约挂号平台接入多个城市医院,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九城市实现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回顾4年来的发展历程,“改革”是贯穿其中的关键词。南京都市圈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都市圈党校系统在服务保障改革发展中也展现出应有的担当。他希望,本次座谈会成为促进大家创新观点交流的平台,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推动都市圈改革发展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拓展。

《国家级都市圈竞争力评价报告》发布

会上,南京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主任、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王辉龙教授主持发布《国家级都市圈竞争力评价报告》。

报告遵循全面性、规范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等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从经济综合实力以及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水平等“1+5”个方面,对全国14个国家级都市圈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各个维度一一进行阐释说明。

根据报告,我国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即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都市圈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目前,都市圈可大致分为领先型、成熟型、发展型和培育型等四大类型。

从经济发展指数来看,深圳都市圈以5.17万亿元的经济综合实力位列第一,南京都市圈以5.1万亿元的经济综合实力居第二位。

从协调发展指数来看,南京都市圈协调发展指数位列14个国家级都市圈榜首。近年来,南京都市圈通过实施一系列“同城化”举措,极大推进了都市圈协调发展。目前,南京都市圈正加快推进人社服务、健康医疗、交通服务、教育服务、文旅服务等一体化建设。如9城公积金“互认互贷”,方便人口自由流动;“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生态图谱”实现都市圈城市创新资源、技术需求、科技政策等数据汇聚共享。

多角度深层次解读《决定》内涵要义

主旨演讲环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主编许宝健以《从解析六个问题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题,从如何理解《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内涵、如何理解“进一步”的逻辑、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主题”的特点、如何理解改革的“任务”逻辑、如何理解改革的“目标”逻辑、如何理解改革的“目的”逻辑等方面进行阐述。

他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彰显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再宣示,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国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既有着划时代、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是持续的常态化的改革;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说明改革已经在广度上逐步拓展,在深度上逐步开掘;“进一步”内涵丰富,有进一步弘扬改革精神、保持改革的精气神,提升改革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对抓好改革落实的紧迫性的认识等含义;要好好把握“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中的“新”字,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从解决物质文化需要的改革转向更多地解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生态、健康等更深层次的需求上,这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主题,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教授杨明认为,改革要勇于创新实践,强化问题意识,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坚持人民至上,将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的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敏锐捕捉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精准施策、靶向治疗。

《决定》指出,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陈爱军围绕“健全基本培训机制 担当为党育才使命”主题,从“注重‘全覆盖’、努力做到‘应训尽训’”“增强‘完整性’、努力做到‘讲深讲透’”和“锚定‘高质量’、努力做到‘同质等效’”三个层面,详细解读。她认为,一体推进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不仅要在更加系统深入、触及灵魂上下功夫,还要注重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关于如何“锚定‘高质量’、努力做到‘同质等效’”,她表示,要坚持把质量立校作为办学治校的生命工程,把系统内外资源盘活起来、整合起来,“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党校的头等大事,也是全体党校人的政治责任。”

城市是一种承载生产生活方式的人类社会形态结构,同城化是现代化都市圈发展的基本趋势。浙江大学社科学部原副主任、教授贾生华介绍了杭州都市圈的历史演进、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同城化展望。《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年)》明确了杭州都市圈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亚太国际门户重要枢纽、全国绿色智慧幸福样本和长三角南翼核心增长极四大战略定位。2023年,杭州都市圈规划获国家批复,杭州都市圈正式晋升为国家级都市圈,成为全国第三个跨省的都市圈。贾生华认为,杭州都市圈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整体水平较高、规划引导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源与产业协同发展和居民生活同城化。对于杭州都市圈未来同城化发展,他提出了“规划引导,政府推动,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驱动,形成柔性边界,建立多层次结构”“应用大数据治理,促进政务互联互通”“促进地域文化认同和社会融合”四点展望。

为现代化都市圈、城市群发展贡献社科力量

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智慧。为进一步增强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激发更丰富的创新思维,形成更广泛的共识,座谈会下午场设置了南京都市圈城市党校工作交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交流研讨以及都市圈、城市群及区域现代化研究交流等环节。在南京都市圈城市党校工作交流环节中,为促进南京都市圈党校间的协同发展,提升教学质量与科研咨政能力,更好地服务各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同城化发展,来自南京都市圈9个城市(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和常州)的10家城市(区)党校联合发布《南京都市圈城市党校共建共享发展倡议书》。倡议书涵盖优秀教学资源共享、科研咨政团队共建、协同发展事项共商、配合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和后勤与行政部门协同合作等内容。

此外,座谈会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区域现代化、城市群及都市圈发展”为题,先期启动了全国性的主题征稿活动,并于会议期间甄选出157篇论文集结成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南京都市圈发展座谈会论文集》(上下两册)。其中,《中国式现代化都市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等5篇论文获评一等奖,《构建拥江产业协同生态的现代化杭州》等10篇论文获评二等奖,《都市圈发展应注重产业链梯次配套》等27篇论文获评三等奖。南京市发改委主任钱维宣读获奖名单,与会主要领导为获奖者代表颁奖。

自2021年首届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启动以来,已形成了一批研究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理论成果。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作为重要的参与单位,开展了大量的决策咨询项目研究、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相继发布了《南京都市圈发展报告(2022)》《南京都市圈发展报告(2023)》等研究报告,为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贡献了党校力量,助力南京都市圈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上迈出新步伐。

座谈会共分为上午场和下午场。上午场的开幕式由南京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孟凡有主持;成果发布、主旨演讲等环节,由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郭榛树主持。

本报记者 昝寻寻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