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直播电商作为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塑商业消费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苏州提出打造“跨境电商强市”新名片,建议聚焦“四个结合”,持续优化跨境电商生态圈,以更高水平建设跨境电商发展强市。
坚持政策扶持与服务管理相结合
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完善财税、融资、土地供给、技术合作等直播电商扶持政策,积极引进头部直播电商平台、MCN机构、头部主播工作室、直播运营商及头部主播。对于发展绩效好、示范效应强的直播电商企业平台,给予入驻奖励、购房或租房补贴、荣誉奖励等支持,培育壮大苏州直播电商经营主体。构建服务管理体系。鼓励软件服务、培训教育、知识产权、税务服务、营销推广、行业咨询等直播电商服务企业在苏州落户发展。为直播商家提供账号孵化、直播扶持、流量投放等全流程、系统化服务,引导直播电商企业持续深化与抖音、快手、淘宝等头部电商平台的合作,争取更多流量政策倾斜,帮助直播电商企业持续做大流量池。
坚持人才引进与定向培养相结合
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成立长三角直播电商产业联盟,建立直播电商企业纳税、主播带货销售额等市场化人才评价标准,探索将直播电商相关专业人才纳入苏州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或金鸡湖高技能人才目录,并在引进落户、购(租)房补贴、子女教育、证照办理等方面为头部网红主播提供相应待遇保障。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依托苏州优质高校资源,成立直播电商研究院,着力打造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筑直播电商人才职业体系。同时,为直播电商人才提供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多维度汇集、培养一批高素质主播人才、新媒体营销人才及配套服务专业人才,形成直播电商人才矩阵。
坚持品牌打造与供应链优化相结合
打造“苏货”品牌IP。树立品牌意识,进一步提升苏绣、宋锦、阳澄湖大闸蟹、碧螺春茶叶、太湖“三白”等苏州本土产业的知名度,丰富以苏货苏景、文创旅游等为代表的直播品类,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知名度、附加值高的直播电商产品与服务内容,加强行业统筹,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宣传推广,打造直播电商“苏货”品牌IP。优化产业链供应链。鼓励直播电商产业化发展,打通直播基地、主播培训、供应链选品、品牌孵化和仓储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鼓励产业链企业上线直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方案,吸引产业链企业集聚苏州。
坚持氛围营造与监管引导相结合
营造直播电商发展良好氛围。依托直播电商行业协会,举办直播电商发展座谈会、交流会等,邀请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直播电商企业、MCN机构、供应链企业、主播达人参加,用好主流媒体、新媒体资源,加大对苏州直播电商产业发展的关注和传播;举办直播电商行业大赛,遴选出具有竞争力的标杆企业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苏州市场消费活力;创新“直播+商场”“直播+批发市场”“直播+夜经济”“直播+会展”“直播+旅游”“直播+文化”等发展模式,打造多元化直播场景。以“直播+商场”为例,充分发挥苏州城市综合体数量多、业态丰富的优势,推动苏州传统商贸业向直播电商转型。强化直播电商监管引导。按照包容审慎监管方式,联合第三方电商平台,加强对直播电商平台及商家经营行为的监测与指导,督促平台承担内容生态、交易安全、广告推广等相应监管责任,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直播营销市场,引导直播电商健康有序发展。
叶玲飞 李金海(作者单位:中共昆山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