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理响中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总书记深情讲述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35年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爱国三问”的故事,强调“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自古以来,中华文明的史册上写满了家国情怀的记忆,“屈原投江”、“苏武牧羊”、“岳母刺字”等故事脍炙人口,陆游、文天祥、林则徐等人物正气浩然,体现出中华民族崇尚爱国的鲜明特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考察、座谈、回信等多种方式,为广大青少年上了很多生动难忘的爱国主义“公开课”——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

一次次到校园考察,与学生们交流,激励广大青年“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一封封真挚回信,饱含“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的深情嘱托。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爱国主义贯穿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一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二是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