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人民日报评论员: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原标题: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论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主旨讲话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在秋天收获的季节,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开幕。中非友好大家庭的新老朋友相聚北京,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开启了中非关系新征程。

“中非友好穿越时空、跨越山海、薪火相传。”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总结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4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非关系发展的历史,宣布“将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和“十大伙伴行动”,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和广泛共鸣。

中国和非洲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上世纪中叶以来,中非在反帝反殖反霸的斗争中并肩奋斗,在发展振兴、逐梦现代化的道路上携手同行,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24年前,中非合作论坛迎着新世纪的曙光应运而生。从蒙内铁路、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到莫桑比克马普托跨海大桥、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再到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海信南非工业园……依托这一重要平台,中非携手建起一条条公路、铁路,一座座学校、医院,一片片工业园区、经济特区,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和命运。从共同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到全力推进落实“九项工程”……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成为南南合作的一块“金字招牌”,引领国际对非合作,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引领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中非在世界百年变局中肩并肩、手拉手,坚定捍卫彼此正当权益;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强筋骨、壮体魄,累累硕果惠及中非亿万百姓;在大灾大疫面前同甘苦、共拼搏,书写了一个个中非友好的感人故事;始终相互理解、彼此支持,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实践表明,中非命运共同体根植于传统友好,彰显于合作共赢,壮大于与时偕行,基础牢、起点高、前景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光辉典范。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形势,中国和非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加强团结合作。经过近70年的辛勤耕耘,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在这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新时代中非关系新定位,顺应中非友好合作的时代潮流、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充分彰显了开辟中非关系更加壮丽前景的远见与担当,为中非关系发展擘画了新蓝图。面向未来,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始终本着真实亲诚理念,从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中汲取力量,在团结合作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定能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迈上新台阶。

构建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的共同梦想,现代化是梦想连接现实的必由之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非都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未来也必将携手走在现代化进程的前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凝聚起28亿多中非人民的磅礴力量,携手推进公正合理的现代化、开放共赢的现代化、人民至上的现代化、多元包容的现代化、生态友好的现代化、和平安全的现代化,就一定能引领全球南方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