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头条 > 正文
“小巨人”成长记2024|无锡新华起重:从深海到海外,海工吊钩钩起“大航海”未来

新华日报财经讯  海越深,浪越大,吊钩和吊索具的价值就越高。前段时间,无锡新华起重工具有限公司(下称“无锡新华起重”)向中国铁建港航局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成功交付了吊钩设备,该船设计主钩起升高度达甲板以上130米,相当于40层楼高。这一主钩是5000吨四爪吊钩,无锡新华起重创造了新纪录。

曾经,无锡新华起重主营产品是港口起重设备。2016年,市场趋于饱和。发展方向在哪里?企业创始人王志俊建议“试一试其他赛道”。此时担任公司总经理的王凯将目光投向了海上风电建设。可以说,无锡新华起重的这一步“深海区”探索,以对海工起重吊钩和吊索具等传统工业设备进行技术革新为引领,企业发展一路上行。2023年该企业超大吨位海工吊钩市场占有率超80%,成为国内细分市场的“小巨人”。

图说:2023年,无锡新华起重交付的4000吨海工起重吊钩已经用于海上风电建设。

回看当初的决策,无锡新华起重抓住了时与势。2017年至2023年,我国连续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增速最快的国家。“海面上,是重达数百吨的风电发电机组,海面下是数千吨的单桩或者导管架基础,需要起重量数千吨的起重船做执行吊装。而海工起重吊钩,是起重船的重要设备。”王凯说,2017年,公司拿到了上海振华重工的海工起重吊钩订单,正式驶入“大航海”时代。

图说:无锡新华起重生产的海工起重吊钩助力起重船深海作业。

海工起重吊钩是非标定制产品,与传统起重吊钩相比更注重强度、耐久性和安全性。王凯带领由设计研发、生产质检、项目管理与市场人员组成项目小组,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做研发。“海上走钢丝,要特别严谨。制造流程中,为避免可能存在的表面裂纹或内部缺陷,确保产品万无一失,至少完成10次无损探伤。”王凯说,2020年5月初,德国利勃海尔一台5000吨海工起重机在进行载荷测试时,由于吊钩断裂导致吊机折断,造成多人受伤,损失超10亿元人民币。

在投入应用前,验证产品承重力的拉力试验是最关键一步。按照行业规定,吊钩产品要按照约1.25倍的额定起重量进行超载拉力试验。2019年,常规拉力试验设备只能做到3000吨。王凯说,公司加强自主研发,成为国内第一家自主解决大吨位级海工起重吊钩专用拉力试验的企业。目前无锡新华起重可实现16800吨拉力试验,放眼全球,这项能力也遥遥领先。

2023年,无锡新华起重完成2372份合同,当年交付近20艘海上风电起重船的海工吊钩和滑轮产品,营业额占比超50%。今年,该公司终于拿到第一笔来自国外客户的订单。“120吨海工起重吊钩是验证和观察,也是积极信号。”王凯说,超大型海工吊钩从下订单到交付要六个月时间,公司在质量管控和交付周期上都具有明显优势。今年,该公司南通新工厂进入试运行。

图说:无锡新华起重的南通新工厂车间图。
图说:无锡新华起重的南通新工厂俯瞰图。

据预测,未来10年,亚洲将维持全球海上风电市场的领跑地位。无锡新华起重也在布局新的赛道,生产新型吊索具——高分子起重吊带产品。该产品应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世界上最坚韧的纤维,直径0.5mm即可吊起35公斤负重,单根纤维直径仅头发丝的1/5,强度却是钢的15倍。“吊索具与吊钩紧密配合,是海上风电建设必需品。”王凯说,这一产品或将打造出企业发展的第二曲线。

企业感言:紧跟时代发展需求,锁定强大合作伙伴,持续产品升级,做好数智制造。这每一步,无锡新华起重都在走稳走实。做企业一定存在困难,但找到解决方案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我们把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质量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企业高速发展,员工收入提升,直接激发员工的奋斗热情。接下来,我们持续瞄准世界范围内头部企业,精益求精,让中国产品跨越国界,支撑更广阔的市场需求。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玥颐

责编:詹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