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落地宜兴。此次交易的产品为张渚镇茗岭村长岗涧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旅游资源5年开发经营权,出让方为茗岭村村民委员会,受让方为宜兴挺好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交易区域面积约28平方公里,用于打造探险漂流项目,付款按照分期5年,每年经营收益的20%交给村级。
根据价值核算和第三方评估,长岗涧生态清洁小流域旅游康养价值年均3140万元,这意味着山乡村民真正实现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上了“生态饭”。
青山环抱下,1.8公里的长岗涧穿村而过。“没想到家门口的‘青山绿水’变成了‘真金白银’。”站在涧沟边,茗岭村党总支书记熊伟表示,以往项目到村投资,村级只能获得每年每亩几千元的土地年租金。新交易模式下,村集体每年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收益600余万元,不仅盘活了村里的无形资产,还建立起协同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交易收益将用于周边区域水土保持功能巩固提升和村民创收共富。
记者了解到,此前这一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宜兴各级政府先后在长岗涧小流域投资5900万元,实施山林抚育、疏林补密、封山育林等预防保护措施和涧沟治理、岸坡绿化、水系连通等综合治理措施。今年,宜兴市又投资1450万元,提升小流域上游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功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生态产品价值更加显现。
水土保持包括水源涵养、洪峰调节、气候调节等内容,产生的效益“看不见,摸不着”,旅游康养价值3000余万元的定价从何得来?据悉,宜兴依据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探索形成的一套包括13项具体产品因素指标的水土保持生态价值核算体系方法及模型,运用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等进行价值核算。
生态变现,实现价值多元。值得关注的是,按照合同约定,项目投资方还承担了经营期内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和养护的责任,预计投资超1000万元,实现了水土流失治理由政府买单到民间资本主导的转变。“砸下千万元投资,看中的正是宜兴水生态名片和水土流域的自然景观。”宜兴挺好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仁荣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对于支付方式,蒋仁荣则表示,较一次性付清交易额相比,每年按经营收益的20%缴纳,缓解了公司资金压力,企业买到了“安心”,能够实现项目健康运营与村集体收益“同频共振”。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能够带动土地、劳动力、设施、自然风光等资源资产要素活起来,发挥生态优势就地就近致富,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宜兴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施意见》,并以长岗、铜山等21条小流域为重点,有序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确权登记、价值核算等,全域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此次交易让无形的生态价值变现落地,成功探索出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升产业开发价值,以产业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实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向“一方水土富一方人”转变,家门口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