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一周热点 > 正文
宿迁:泗洪生态大闸蟹抢“鲜”上市

新华日报财经讯 “开捕喽!”连日来,宿迁市泗洪县生态大闸蟹开始抢“鲜”上市。从起捕到挑拣、捆扎、装箱,大闸蟹养殖户们脸上洋溢起丰收的喜悦。

伴随着一只只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大闸蟹被捞出水面,这些大闸蟹经过分拣、打包后,通过全程冷链“加持”,被迅速发往国内外市场。据介绍,今年因持续高温,江淮大部分地区螃蟹上市时间推迟。然而,在泗洪,蟹农们通过精心改善生态环境与采用科学的喂养方法,泗洪生态蟹却能够逆势而上,提前半个月抢“鲜”上市,成为市场中的一抹亮色。

泗洪县渔业协会、泗洪县康源水产科技养殖协会会长孙永军介绍,面对今夏复杂多变的高温天气,该县蟹农积极应对挑战,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如增加水草种植面积、开启增氧设备、及时为池塘降温等措施,为大闸蟹营造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确保了大闸蟹的健康生长和品质稳定。孙永军预计,今年泗洪县螃蟹亩产可稳定在170公斤左右。

据了解,泗洪县位于淮河流域下游、洪泽湖西岸,是全国首批水产百强县、中国螃蟹之乡、中国有机蟹养殖示范县,其中大闸蟹出口量连续十八年位居江苏省县级第一。境内水产区域总面积2731平方公里,拥有洪泽湖40%的水面,域内河流、水库众多。洪泽湖湖底西高东低,水位西浅东深,浅水滩涂资源主要集中在泗洪水域,水草资源丰富,底栖生物量高。

泗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孙修云介绍,丰富的生物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优质肥美的泗洪生态大闸蟹,形成了其“背青肚白、金爪螯强”的俊朗外形和“膏满黄肥、肉香微甜”的绝佳口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赞誉。作为泗洪县水产业的支柱性特色产业,该县大闸蟹养殖面积近14万亩,年产量在3万吨左右,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让泗洪生态大闸蟹的美名远播四海,成为一张靓丽的地方名片。

新华日报·财经 记者 李达

责编:陈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